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54章 夜祷于天最后的准备

第154章 夜祷于天最后的准备(1 / 5)

暮色在城墙的女儿墙上铺开一层淡金,随后被夜一点点吞没。

白门下新铺的石缝仍微温,粥棚的炉膛还在吐最后几口热气。

庙钟未敲,井边挂着的细帛轻轻隆起又落下,像一口平复的肺。

濮阳像刚醒的病人,仍虚,却睁眼看天。

州府内院,回井覆绢,四角铜镜略向内收。

黄月英蹲在井东,正用细木楔微微调葫芦的角度,使它与竹簧的缝严丝合缝。

她的指腹很稳,爪垫一样的老茧告诉人她已经与器物周旋了很久。

鸩倚柱而立,袖下的短刃未出鞘,目光却像一口深井,安静地照见所有边角。

郭嘉披一件素色直裾,领口微敞。

他经过井旁时停了一停,指腹在井栏上扣了三下,极轻。

井腔里起一圈几乎不可闻的回响,像一条被唤醒又哄睡的蛇。

他抬头:“子月既半,风向东偏南一分,夜里气会低下。

月英,庙钟的孔位再降半指,免得声抬头。”

“知道。”

黄月英不抬眼,指甲轻轻在葫芦口上刮了一刮,出一声细得像砂的音,“庙钟要走人脉,不走瓦脊。”

郭嘉“嗯”

了一声,侧看向廊下的沙盘。

九府工图经上午与午后两轮敲定,已经被他改成了“前线图”

门、井、仓、钱、祠、学、市、厩、沟,被重新串起,像把城当作一具器物拆开再装回。

每一处都插了小小的竹筹,竹筹的顶端各有一枚不同颜色的纸标:白为民,赤为军,青为路,黑为影,黄为库。

“今晚分三节,”

郭嘉对荀攸道,“初更祷天,中更练兵,后更檄。

三件事分开做,一件也不许闹。”

“祷,练,檄。”

荀攸点头,指尖敲袖,节拍稳如旧鼓,“哪一处先走我?”

“练兵你去。

文远的先登门今晚要出整齐的锋线,给城里看,给城外看。

祷与檄我自己。”

荀攸看他一眼:“你的‘寿’,还能担几更?”

郭嘉笑了一下,笑意浅,像薄风扫过器物:“昨夜已归位。

今晚不争,不抢,只借。

借人心,借风,借地。

借一分,明日还半分。”

“好。”

荀攸不多言,躬身退去。

曹操从内堂缓步出来,袖口无尘,眼底却有一线难掩的倦。

他看了看井,看了看沙盘:“奉孝,今晚的‘祷’——你主持?”

“我引,主公定。”

郭嘉答,“祭文我拟了两稿。

其意不求神怪,只请天地见证:我们尊死,抚生,守信,行法,所祷者是‘人心’二字。”

曹操笑,笑得很淡:“你这祷,像奏章。”

他停一停,又道,“好。”

他转身要走,忽然又停:“玄德呢?”

“在学宫后院,”

郭嘉道,“他在看我们把童谣换成‘三句’,又去看书生讲《春秋》。

他会来。”

曹操点头。

背影刚没入暗处,走廊尽头已有青衣侍者来报:“刘玄德请见。”

刘备入院,面色平和,衣襟齐整。

他的目光略过回井与庙钟,停在沙盘上半息,便收回,“孟德已命我夜里同祭,我便先来问好。”

“请。”

郭嘉侧身,伸手一引,“今晚祷文四段,末段请玄德公代诵‘民无食则乱’一节。

你的声温,落在‘食’字上,能让人记。”

刘备略一惊,又笑:“军师用我于‘食’,是看中了我‘仁’的名头么?”

“名与实,”

郭嘉侧头看他,“二者合,则为‘法’。

你行,我借;我借,你行。

彼此成全。”

刘备轻轻一叹,抱拳:“愿尽绵薄。”

他行至井边,低头看那层薄薄的绢,眼神似有若无地动了一下。

那绢下面映出他的影,影很浅,像随时会被风吹散。

刘备抬头,收敛情绪,对郭嘉笑道:“白门之后,濮阳安了。

你们的法,不苛。

人会记得。”

郭嘉没有应,恰在此时,远门方向传来短促的三声铜角——练兵初集。

“玄德请先去仪门。”

郭嘉道,“我稍后到。”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铁马冰河肝胆照 被废三年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反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