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136章 罗盘之上血色的战锤

第136章 罗盘之上血色的战锤(2 / 6)

盘心那团红色的影忽然新透了一层,短柄与锤头分得更明。

锤头并不圆,它是许多错乱的气丝在同一瞬间朝一个方向汇集,像被无形之手揉过的血。

“第三声。”

郭嘉的手落在盘沿,掌纹贴住冰冷的铜。

夏侯惇掀帘而入,目光先落到那枚“战锤”

的影,再落到郭嘉的指尖上。

他昨日把怒火横着压在膝上,今日那团火藏得更深。

他低声:“时候到了?”

郭嘉眼里有一丝不动的亮:“开合。

但仍不鸣鼓。”

“又不鸣?”

夏侯惇哼一声,仍然坐下,把刀横在膝。

“让风替我们鸣。”

郭嘉把帕角压实,“风会把‘锤’的声音送到每一处。”

他看向月英,“左、右校度。”

黄月英轻拨针心,左侧分度仪的微刻线与右侧的误差条在一瞬间重叠,像两道在异时相遇的河。

她低声:“左偏半格,右偏一格。

‘锤’从偏东来,落点在碑林前的空。”

“虚合从碑林后切。”

郭嘉道,“弩墙以三齐起,不齐则乱。

骑队三梭穿,穿后即散,不恋。

不许追旗,不许逐小胜。”

“喏。”

鸩再一次出帐。

她的背影贴着风的刃走,快得像没影。

——

枯河滩,碑林前。

风忽然“直”

了一线。

那是地底气路被重物敲击,盖板出现第一道肉眼不可见的白痕后的“喘”

砂在空气里微微颤,盐粒在草根下细小撞鸣,马耳抖了抖。

吕布没有停。

他喜欢风从耳后掠过的度。

他喜欢看“败兵”

倒在自己下一次抬戟之前。

他抬手:“再追!”

他没有看见,在碑林后那道土脊上,一面面平日里用麻袋盖着的硬弩正被悄悄推起;也没有看见,土脊更后,骑兵压低了身,头盔用布条缚住,脚背抵紧马腹;更没有看见,左翼与右翼的旗手把旗杆斜斜落下一寸——不是举,不是抖,是“压”

,压住风,等它替他们令。

张辽在后,忽然听见风里有一声比之前都更紧的“啪”

他把弓交给副将:“收。”

副将惊,“不射?”

张辽道:“看。”

他看到空处混着盐味的砂浪突然向里“吸”

了一口;看到远处败兵的背影忽然更整齐了一寸;看到自己右翼有一朵很薄很薄的尘,在没有马蹄的地方升起又落下——像有人把刀锋在空气里轻轻划了一下。

——

观星台。

红影在盘面上停了半息,猛地向外“放”

黄月英的手指跟着紧了一下,刀锋下意识压住误差条最细的一格。

郭嘉轻轻吐气:“落锤。”

他提笔写下今晨第一道更动的令:

——左右虚合。

弩三齐起,第一齐——只锁马耳,不取人。

第二齐——取缰与缨。

第三齐——取旗。

他把笔又停一停,添了两行:

——骑为梭。

左梭先穿,右梭后缠。

穿后即散,不恋。

仍不鸣鼓。

荀彧抬眼:“不取人?”

“不在此刻取。”

郭嘉的目光像按在盘心,“先扰其心,拆其阵。

让‘锤’再举一次。”

曹操笑了笑,把盏轻轻合住:“传。”

——

碑林后,第一齐弩。

弩机集束,弦声像风里一阵细雨。

箭头全是钝头羽,披着细细的绒,专打马耳。

马耳被羽箭扫过,不伤,却麻。

成列的战马同时侧了侧头,步子慢了半分。

第二齐,箭往马缰与盔缨去,缰绳上多出一团乱穗,缨穗被削得斜飞。

第三齐,箭落旗上,旗杆被钝头撞得一颤,旗绳松了一线。

这三齐箭,没有血,却比血更乱。

阵的美被粗暴地抹了一把粉,再抹一把砂。

好看,散了。

高顺第一时间察觉不对,勒马低喝:“稳——”

他的声音被风截断。

<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补牙匠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被废三年后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