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95章 天子之泪鬼才之心

第95章 天子之泪鬼才之心(4 / 6)

p>

孩子抱柴回来,怀里多出一根粗大的枯枝,笑得更亮。

“粥不可断。”

他再次说这句话,不像令,更像自语。

“粥不可断。”

我回他。

这四个字像一个活着的印,落在心里,烫一下,随即温起来。

他走了。

走得很轻。

背影一度停在青砖上那个“安”

的前面,又越过。

越过,是因为他要给“安”

让路。

他穿过人群,没入黑灰与火光交织的缝。

风把他的衣角轻轻托了一下,又放下去。

——

郭嘉立在巷的另一头。

素裳青年走过时,他没有抬眼,只把手从袖中抽出半寸,虚虚作揖,又收回。

彼此都不需言语。

言多,反失味。

他回身,见荀彧已依案坐定,誊文之笔行云流水。

夏侯惇押解“赎命者”

,张辽在钟楼下整理兵线,典韦把链球拎在掌心,像拎一盏灯。

“奉孝。”

荀彧低声,“‘空票’已取两张。

确有第三人偷换新赭印之票,企图穿线而过,被我以‘印旁安字收笔过重’识破。”

郭嘉笑:“你也爱做旧。”

“做旧是让人心不疼。”

荀彧也笑,“你杀‘名’,我修‘法’。

法须似旧,方不逆耳。”

“好一个‘不逆耳’。”

夏侯惇扛着斧背过来,“刚才那几张‘空票’上,墨香太甜,齁得我牙缝腻。

邺中人的甜。”

“甜,最易坏胃。”

张辽淡淡补了一句,“姜,最护胃。”

四人都看向粥棚。

小乞儿又跑来换柴,眼睛亮亮。

典韦把链球放在他脚边,故意嘿笑,吓得他往后退半步,又忍不住看那圆铁愣。

夏侯惇从身上摸出一块干饼塞给他:“拿去蘸粥。”

荀彧递一枚木筹,小乞儿攥紧,点头跑远。

“明日起程。”

郭嘉回神,“今夜入更后,子廉撤半,文远补空,恶来去北市口藏。

反铃不死心,还会动一次。

让他动,动在我们的钟声之后。”

“他要是动在钟声之前呢?”

典韦问。

“他不会。”

郭嘉淡淡,“我把他所有的线都接到钟上了。”

荀彧抬目:“奉孝,你心里有数便好。”

“心里有数。”

郭嘉轻咳,再按住,“文若,誊文记一笔:‘迁在许,暂奉行在;赈粥三处,按印给粮;沿线渡口,赭印独认;旧票不验,空票待询。

’记‘待询’二字。

‘询’字里面,是‘言’与‘寻’,我们要用人话去找人心。”

“谨记。”

荀彧点头,笔锋一挑,纸上“询”

字收笔轻颤,像风吹动的草。

郭嘉转身要走,脚下忽然有一滴水。

他停,低头看。

不是雨,是钟楼上某一处木梁的老渗。

渗水很清,像泪。

他不知为何心口一动。

那一瞬,他想起庙侧巷里那双清而忍的眼。

他将手背在身后,收了一点笑,像把某处波纹按平。

“奉孝?”

荀彧轻唤。

“无事。”

郭嘉抬目,“走吧,再巡一圈。”

他们沿巷而行,火光把影子拉短,又拉长。

城北断旗贴在墙上,像是墙上的黑字。

黑字不读也在,读也不响。

钟楼的裂缝在夜里看得不真,像一条伤口的痂。

伤口总要结痂,结了,方能不再流。

——(鸩·视觉)

夜更深了。

我从钟楼下来,把那只空了盐的木鱼塞进袖里。

我要把它埋在黄河岸边,让水洗尽它的偏音。

我抬头看钟,钟安静地挂着,像一颗被按住心跳的心。

我以扇柄轻轻触它,触一下,退一步。

钟不响。

我听见风,听见远处尚未完全散尽的鼓声。

鼓声像病人的喘,间或一长一短。

终究会停。

我走向堤边,鞋底擦过灰,灰在脚后带起一条细细的尾巴。

尾巴很快被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大明补牙匠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反贼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铁马冰河肝胆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