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83章 一场豪赌天下为盘

第83章 一场豪赌天下为盘(1 / 4)

赌桌没有四角,只有城墙的阴影。

筹码不在手里,在风里,在井下方寸间游走的暗线里,在每一家铺子柜台后的账册里,在每一个清晨起早挑水、夜里仍在数铜钱的手指缝里。

清晨的气温比昨夜更低一些。

庙后枯井里带出潮气,像看不见的雾,沿着“暗影之阁”

的墙皮悄悄爬。

第一圈符文砖已经闭合,沟槽里有微光,细得像落地的丝。

案上摊着昨夜新绘的“丝图”

,朱墨交缠,如蛛网初张。

荀彧立在案侧,衣摆洁白,眼神却更黑。

他看过纸上每一个“绕”

,仍旧收不住问:“奉孝说‘豪赌’,赌的是什么?”

郭嘉用指背敲了敲案,“赌他们的‘以为’。”

“以为什么?”

“以为兖州穷。

以为我们要钱。

以为可以用钱买我们的路。”

他把纸角压紧,抬眼,“既然他们都以为如此——那便请他们押上更多的‘以为’。”

他随手将一枚铜钱扔进盏里。

铜钱落水的声音很轻,像一尾鱼不耐烦地拨了下尾巴。

盏里起了一道细细的纹,恰好与“丝图”

上的某一圈重叠。

他笑意淡,“我们给他们三张牌:粮、河、信。”

荀彧微微一怔,“先说粮。”

“粮是天下的心。”

郭嘉道,“我不抬米价,也不压米价。

设一处‘平准仓’,叫‘常平’,只做一件事:订‘秋约’。”

他指向图上三处圜圈,“凡愿以折扣换稳者,预支谷票,秋后按券兑米,多退少不补。

官不赚‘差’,只赚‘信’。

这叫第一张牌——‘不动穷人的饭碗’。”

荀彧点头。

米、盐、棺,他在心里又划了三道线——这三条线碰不得,哪怕赌到输光面子,也不能碰。

他看向郭嘉,“河呢?”

“河是天下的骨。”

郭嘉将另一页图纸翻出,是一段河渠与闸口的草图,标注清楚,落针如刻,“我们不封航,也不开新税,只‘定时’。”

他笑意更深,“把盐船、漕船进出的时辰倒一倒,让他们以为‘谁’手里有钥匙。

钥匙我不拿,我把‘影’给他们看。

谁先跟上影,谁先过。

谁与影对赌,谁等三日。

河不动,心自乱。”

“信呢?”

荀彧忍不住问。

“信是天下的皮。”

郭嘉将第三张纸推来。

“立‘兖州信券’,并非真银真绢,只是一张可在官仓、盐行、驿舍三处互兑的‘便宜纸’。

每兑一次,价少一分。

手里有货、路上有船的人,便会觉得拿着它更轻,走得更快。

我们不借钱给他们,我们借‘度’给他们。”

“这三张牌,官家看似不赚分文。”

荀彧叹,“实则赚了——心、骨、皮。”

“和‘以为’。”

郭嘉补了一句,“豪赌的对面不是人,是‘以为’。”

他把盏里的铜钱捞起,放到舌尖轻轻一触,眉心微蹙,酸涩淡到几乎没有,“味更薄了。”

荀彧侧目,“味觉?”

“夜夜闻苦香,日日咬铜。

舌上酸淡,酒里无味。”

郭嘉不自觉地勾了勾指尖,“代价总要来,早来未必是坏事。”

声音很平,像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

眼底却有一丝捉摸不定的阴影,像风里摇晃的灯芯,一闪又灭。

荀彧盯了他半拍,低声道:“你若不‘记得’,我替你‘记得’。”

他抬笔,在“丝图”

右下用极小的字写下三字:“米盐棺”

“劳烦文若。”

郭嘉笑。

笑意很短,却正好把那缕阴影压了下去。

庙外的石阶上,传来一串轻快却无声的脚步。

鸩来了。

她穿绣娘的浅灰衣,一尾黑羽贴在耳后,像把影子别在了太阳穴。

她将一个木匣、一包盐、一把最普通的针放在案上,随后俯身行礼。

姜婆在她指腹上留下的细茧才刚冒头,然而执针的手,已经稳得吓人。

“丝房学得如何?”

郭嘉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大明补牙匠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被废三年后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