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54章 崩溃的防线雪片的告急

第54章 崩溃的防线雪片的告急(3 / 5)

他忽然想起一件微不足道的旧事。

年少时,他曾因打猎误入民田,田主跪求,他笑一笑,把手里东西丢给对方,策马而去。

那个跪着的背脊在他视线里是一个小小的“曲”

今日,他面前也是一个“曲”

,是夏侯惇的背,是诸将的背,是营门外那些妇人和老人的背,是兖州每一条街、每一根巷子、每一扇门板共同弯下的背。

他把手心紧紧按在案上,指节泛白,嘴里吐出的两个字还是先前那两个:“不可。”

他不是说给夏侯惇的,也不是说给诸将。

他是说给自己,给整盘棋。

“文若在否?”

曹操问。

“尚在后帐,理库。”

传令答。

“传文若,开库,以一月饷临时补前线。”

曹操顿了顿,又道,“告诉他,这笔是借,不是拿。

账要记清楚。”

夏侯惇的肩一颤。

他知道,主公在做的是“安人心”

可人心还在往外跑,像水在裂开的堤上找缝。

他咬紧后槽牙,额头重新触地,声音压得更低更沉:“请主公,回师。”

曹操看他。

那目光里有疼,但不软。

他摆摆手,示意夏侯惇且起。

夏侯惇一直跪着,不动。

曹操便不再看他,转而看向传令:“再问奉孝——此刻是否可动?”

传令应声去了。

帐里只有雨后冷风在吹,吹得灯焰一上一下。

诸将的跪不再齐,有人撑着膝盖慢慢起,有人还在原地一动不动。

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未收拾干净的情绪,像战场上来不及清理的血泥,既难看,也诚实。

——

濮阳城下,吕布的军阵成三鼓之势,鼓面蒙的是新牛皮,响得足以惊飞城噪。

城门那一线已裂,裂缝里有妇女的哭,也有刮锅的声。

吕布抬戟往前一指,人潮如潮头压上。

他没有回头,背后陈宫却看得极仔细。

破城,最快的办法,很少是硬砸。

最快的,是让城自己散。

陈宫看见了“散”

的迹象:城上火势不整齐,说明各部号令不一;城门内外传来不统一的“退”

声,说明至少有两位指挥在抢同一条命;城墙缝隙里有人丢下了武器,那根矛在空中打出一个轻轻的弧,像一条脱臼的手臂。

陈宫把这些记在心里,不语。

他为了这日筹了久,查烽燧、探堑口、访驿传,一件件做过,甚至在三处桥下埋了“铁齿”

,以防城中趁夜突围。

本想一口吃下,吃得干净利落,可不知为什么,今日风从北来时,心口忽然像被一根细线勒了一下。

那线勒得不紧,只提醒你——有人在看着。

“主公。”

陈宫抱拳靠近,“破门有戏。

但需防城中‘假开’。

若城上忽鸣三短一长之角,请避锋半刻。”

吕布眼里掠过一丝不耐。

他知道陈宫的“谨慎”

救过他几次,也拖慢过他几次。

他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半刻,不要。

最多两更息。”

陈宫也不再争。

他往北望,望着更远那条捆在天上的狼烟尾巴,尾巴直直立着,又被风摸弯。

他忽地想起一则笑话:某处山上立了一根“风杆”

,平日里看杆知风。

后来有人把杆锯了半截。

再看风时,人人皆言今日风小。

其实风并不小,是人的眼睛少了半段杆。

“曹操的杆,锯了哪一截?”

陈宫心里问,“是‘回’,还是‘攻’?”

他不知道。

他只知道,在大势上,自己占尽了天与地。

至于人,他不愿多想。

想多了,会慢。

——

传令去了,复又折返。

曹操的帐内仍是那一盏灯,仍是那一股淡淡的清香。

夏侯惇还跪着,脊背像一块硬木板,纹理里全是力。

程昱派来的第三十七骑在帐外坠马,滚进泥里,爬起来一脚跨进门,又一脚跪在门槛内,双膝“咚”

地磕到地上。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被废三年后 铁马冰河肝胆照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大明补牙匠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