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54章 崩溃的防线雪片的告急

第54章 崩溃的防线雪片的告急(1 / 5)

风改了向。

三日前它还自东南来,带着雨,打在城砖和旌旗上,打得人心一阵阵冷。

今日它自西北折回,夹着干燥的土腥和马汗,像一把目露凶光的锉刀,在兖州的城与城、村与村之间来回摩擦。

每摩一下,就有一块防线的鳞片被蹭落。

濮阳西门,晨光未出,闸楼已被劈开一条齿缝。

城上弩床未能全部摆开,辘轳的绳吱呀一声断裂,落下的并不是石球,而是一截失了主人的胳膊。

喊杀声顺着城缝灌入,像潮水掀过湿沙。

城内守备多是仓促征来的丁勇,甲不合身,矛长不过二丈。

第一阵对撞,他们尚能靠着家门的恨咬住牙,第二阵时,身后便有妇人哭喊着扑到巷口,抱住男人的腿,让他不要往前走。

男人甩不开,就让别人的刀替他做了决定。

第三阵,城内起火,风把火星从瓦脊上擦了下来,塞入每一处枯草堆。

呛人的黑烟让眼睛像被人用灰捻搓过,泪水一颗一颗滚落,混在泥里,匆忙,狼狈。

程昱在北面土阜上远看,只看见“火”

“烟”

“奔逃”

三个字。

他的袖口湿到肘,指节白。

他没下城,相反,他让人把“守”

字写在每一面能看见的白板上,写得大,写得直。

白板插在城道旁,如同有人把牙狠狠咬住。

他把一截竹简按在案上,笔锋往下一顿又一顿,写出的不是漂亮字,是“急”

“急檄第十四。”

旗官接过,正欲转身,程昱又叫住他:“等等。”

“程公?”

“把‘守住一口气’这一句,再写粗些。”

“诺。”

急檄出城时,正撞上从南巷逃来的百姓队。

有人背着老母,有人抱着新生儿,有人用一根竹竿挑着家里仅余的一口锅。

锅与刀撞在一起,出空心的响。

他们往外跑,跑到门洞处忽然一齐跪下,面朝城内,朝那座被火烟遮住的庙门磕头。

程昱在城头看见,喉结滚了一下,没有开口。

他知道这队人下一刻会把膝盖转一个方向,跪在通往徐州前线的大营道旁。

跪,是古法。

跪,是哀告,是乞求,是拿不住刀的手最后能做的三件事之一。

“守住一口气。”

他咽下这四个字,曲起指背敲了敲城砖,“再守一更。”

——

告急的文书开始像雪一样下。

不是一片两片,不是一个午后一阵怪风,而是自辰时起,一直落到酉,落到戌。

先落的是小县的“民状”

——字丑,行间挤着污渍与灰点,无印,无封,只在末尾摁了几指血。

后落的是郡里正经的“白札”

,用的是熬过胶的纸,水渍从封漆边缘漫开,像一朵慢慢散掉的花。

再后来,连“白札”

也不够了,师爷从账册里扯下空行,拿炭条潦草写了三句“急急如律令”

,让驿卒塞在怀里冲。

驿卒的怀口很快被血浸透,等他抵达时,字已经糊成一团,辨不清“吕”

“布”

,只认得一个“火”

徐州前线的天,整整一天都在落这样的雪。

士卒们先是好奇,伸手去接,接多了,掌心就开始烫。

烫到什么程度呢?烫到有人会把信从亲兵手里一把夺下,反复看三次,认出写信的是他堂叔,便转身扑上战车,双手抱住轮辐,抱得青筋爆起,让任何人都别想把车往前推一步。

烫到营里轻伤的军汉咬着牙卸下了衣甲,把内中缠着的帛布撕成条,扎在肩头,拎刀闯去帅帐要说话。

烫到营门外跪满了人,老的,少的,女人多,怀里抱着孩子的更多。

有人把手伸进火盆里烤,烤得皮开肉绽,仍旧不喊疼,只哭着一句一句重复:“回去吧……求求你们回去吧。”

夏侯惇在雨歇后的第一道风里拆开第十九封急报。

纸面摸上去是粗糙的,他的指腹有旧茧,能分辨出粗糙里的细纹是怎么走的。

他看一眼,就把那张纸折回去,塞进怀里。

他的刀今早锐极,今午有点钝,到了黄昏,出刀时会不自觉多退半步,用刃背磕,对面的人一倒,他恨自己,恨得重,以致浑身上下每一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剥夺金手指(清穿)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 天启大明 铁马冰河肝胆照 反贼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大明补牙匠 大宋第一女皇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