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我郭嘉,开局先续命 > 第51章 密室之问赌上兖州

第51章 密室之问赌上兖州(3 / 4)

白榜的人不多,都是刚从巷里回来的人,身上带着盐粒的味。

有人抬头看刻字,低声道:“这玩意儿,真要刻在石头上么?”

旁人回:“刻在石头上,人心才不糊。”

刻字的声音与城外的号角遥遥对撞,谁也压不住谁,最后在空中各自退了一步,像两个脾气都不太好的武夫客客气气让了个路。

——

巳时,西便门按刻开合。

许褚、典韦一左一右,像两扇铁叶。

荀彧立在巷口,铃系在手上,铃舌贴住铜壁,几乎不响。

他的眼睛却比铃灵得多:越线者被军法吏拉回,过杀者被记名,护民者当场记名。

白榜小吏在墙根蹲着,手里拿支炭笔,把“铃声所至”

五个字一笔一画写大,写完,抬头对路过的孩子笑:“不许碰,脏。”

孩子缩回手,鼻涕还挂在上唇,笑了一下。

午前,城外风向偏了一指。

郭嘉站在城楼,手按砖缝,闭眼一息,心里那张势图有一瞬的轻跳。

他睁开:“开第一闸。”

闸口刀落,水像一条憋坏了的蛇,先抬头,再甩尾,甩在泥湾的堤角。

堤角上草绳被水一蹭,某些脚步滑了一下。

程昱安排的“断声”

在堤上响起,三声整齐,像锤子打在同一块铁上,把一条看不见的线敲进了乱阵的腰里。

午后,第二闸开。

烟沿着‘风帘’走,旗幕不烧,旗绳先断。

夏侯惇的刀在盾缝里横出半寸,又横半寸,像从夜色里切出一条窄路,让要逃的人更急。

曹仁的‘缰’在外环慢慢收,收得不急不忙,像有人在把一条大鱼的线一寸寸往回拽,鱼越挣,线越紧。

铃仍旧是三记一段,一记止,两记退,三记合。

荀彧每抬手一次,城里一条街的呼吸便合一次拍子。

有人在白榜旁给不识字的老人念“铃声所至,刀不越线”

,念到“越”

字时顿了一顿,老人听懂了,点头,往巷里看了一眼,叹了一口气,眼角有水。

——

密室之问没有问“胜后如何”

因为胜后之事,比胜更难说。

郭嘉没有说,荀彧没有说,曹操也没有说。

三人都知道,那是下一章的祸福。

此刻只需把“赌”

的每一层压实。

夜深,庙檐下的铃终于响了一次,与白碑旁刻刀的最后一划撞在一处。

荀彧吹去石屑,退一步看碑。

碑阳新刻一行:“铃声所至,刀不越线。”

墨笔随刻刀擦了一遍,黑得亮。

“这一行字,将来会有人争。”

程昱站在旁边,低声道,“有人说多此一举,有人说虚伪,也有人说弱。”

荀彧笑:“我不给争辩留空。

我给事实留空。

明日再合一次门,再抬一次盾,再救一批人。

他们就知道这句不是写给敌人看的,是写给我们自己的。”

程昱点头:“对敌以‘威’,对内以‘信’。”

白碑静静立着,像一块用来撑门的厚板,把风挡在了一步之外。

郭嘉绕过白碑,走进小院。

院里药香淡淡,砂漏换了新的沙。

亲信捧着一只油纸包来,里面是几枚热过的汤丸。

他咬了一口,里面的姜汁辣得烫,热气从喉咙一路滚到胃。

他咳了一声,袖口抬起又放下,眼睛却亮了一点。

“军师。”

亲信压低嗓子,“西北堤外,吕将军旗更近。

陈宫的人在‘泥湾’一带频换‘看路’的人,似是要连吞三口。”

“好。”

郭嘉道,“再给他一点‘甜’——‘空车’再压一遍。

‘假辙’两道交叉,抬出一个‘直角’,逼他直拐。”

“还有,”

亲信道,“徐州檄文更狠。

城外嘘声多,城内白榜下拍手者亦多。”

“都贴在白旁。”

郭嘉道,“骂越狠,白越亮。”

亲信去了。

郭嘉在廊下站了一会儿,抬眼看天。

云薄薄的,像刀背贴在天皮上,正往城里推。

他低声道:“再来一指风,再来一寸水。”

——

后半夜,密室再启。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废三年后 你说他缺德?他根本就没有那东西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边军:从村民开始逐鹿天下 反贼 铁马冰河肝胆照 大明补牙匠 大唐有一帮古惑仔 抗战:老李,炮兵师要不要? 潜伏台湾:海燕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