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区里,赵启东的微信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
有个陌生账号点了赞,备注是“周浩”
,头像是一座崭新的灯塔,背景是湛蓝的大海。
苏晚晴知道,这是老周的儿子,他终于可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了。
第五节:错字里的悟
年终总结会上,顾明远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
。
台下掌声雷动,记者们举着相机围上来,追问他复职后的感想。
顾明远笑着举起手机,调出苏晚晴那条“日如中天”
的朋友圈:“要感谢我小姨子的一个错别字,是它点燃了揭开真相的导火索。”
大屏幕上投影出那条朋友圈,台下爆出善意的笑声。
“但更要感谢那些在我沉潜时,没把我当废棋的人。”
顾明远的目光掠过苏晚晴,落在台下的林慧和晓宇身上,晓宇举着写有“爸爸最棒”
的牌子,笑得灿烂,“权力就像一座桥,能载舟,也能覆舟。
关键不是桥有多宽、有多高,是造桥时用了多少真心,守桥时存了多少敬畏。
三年前我被免职时,曾一度怀疑自己,但我妻子告诉我‘只要心是正的,就不怕影子歪’,我儿子说‘爸爸是奥特曼,永远不会输’,这些话支撑着我走过了最黑暗的日子。”
苏晚晴在台下听着,眼泪不知不觉掉了下来。
她突然明白,顾明远能熬过那三年,靠的不是运气,是内心的坚定和对真相的执着。
他不让她公开身份,不是怕连累,是想让她凭自己的能力站稳脚跟;他把那条错的朋友圈当成诱饵,不是投机取巧,是历经风浪后的从容和智慧。
散会后,苏晚晴在走廊里遇见了刚出狱的周浩。
小伙子穿着崭新的工装,胸前的“滨海港安全员”
工作牌擦得锃亮:“苏会计,我爸的日记找到了!
在他以前的工具箱里,里面记着你姐夫当年自掏腰包帮我们家修房子、给我交学费的事。”
他递过来一个泛黄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一座小小的灯塔,旁边写着“正直的人,自带光芒,永远不会被黑暗吞噬”
。
苏晚晴把笔记本交给顾明远时,现他正在修改公司章程,新增的条款里写着:“重大项目决策需全程公开透明,接受全体员工监督,包括‘错别字’的监督——鼓励员工大胆声,真相往往藏在细节里。”
回家的路上,夕阳把港口的影子拉得很长,金色的余晖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
苏晚晴想起三年前那个雨夜,顾明远蹲在阳台抽烟,她说“姐夫,要不咱们算了,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就好”
,他却指着窗外的灯塔说“你看那光,就算被乌云遮住,也还在光。
人活着,总得有点坚持,不能让坏人逍遥法外,不能让真相永远沉在水底”
。
手机震动,是林慧来的照片:晓宇在新学校的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题目是《我的爸爸》,里面写着“我的爸爸是个英雄,他告诉我,做错事不可怕,怕的是不敢承认;被冤枉不可怕,怕的是丢了良心。
爸爸就像港口的灯塔,永远照亮我们回家的路”
。
苏晚晴的眼眶又湿了。
她点开那条“日如中天”
的朋友圈,没有再删。
有些错字,就像人生里的褶皱,看似尴尬,却藏着最真实的纹路;有些沉潜,不是认输,是把根扎得更深,等风来的时候,能站得更稳。
而那些坚守正直、永不放弃的人,就像港口的灯塔,无论潮起潮落,永远在黑暗里光,指引着真相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