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顺着鬓角往下淌:“这……这是年代久远的财务失误,可能是会计记错了……”
“失误?”
顾明远放出更多证据——宏图建材的钢筋检测报告,上面显示钢筋强度比合同约定低了两个等级,“这种劣质钢筋用在引桥上,能不出事吗?这也是当年港口引桥开裂的直接原因!”
他又放出一段录音,是老周生前偷偷录下的与赵启东的对话,里面清晰地传来赵启东的威胁:“把检测报告改了,不然你儿子的学费就别想交了!”
会议室里的抽气声此起彼伏,有人悄悄拿出手机录音。
赵启东猛地站起来,指着苏晚晴的方向:“这是伪造的!
这个财务部的小姑娘是你小姨子,你们串通一气陷害我!”
“我是顾总的小姨子,但我进公司是通过公开招聘,笔试和面试都是第一名,有成绩为证。”
苏晚晴突然推门进来,手里举着份厚厚的审计报告,“这是我连夜请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做的专项审计,里面详细记录了宏图建材提供的所有建材质量问题,以及资金流向。
同时,我还联系上了老周的儿子,他手里有当年赵启东逼老周伪造日记的手写证据。”
她的声音不大,却像惊雷炸在每个人耳边。
顾明远补充道:“老周的‘意外’也不是事故,是赵启东买通工地工人做的手脚,现在那位工人已经向纪检委自了。”
散会后,纪检委的人直接走进会议室,亮出证件:“赵启东同志,麻烦你跟我们走一趟,配合调查。”
赵启东被带走时,路过苏晚晴身边,恶狠狠地瞪着她,牙齿咬得咯咯响:“要不是你那条破朋友圈……”
“要不是你心里有鬼,再普通的错字也伤不了你。”
苏晚晴回敬道,眼神坚定。
她突然想起小时候,顾明远教她写毛笔字,握着她的手说“字如其人,心不正,笔就歪;心若正,就算写错了笔画,风骨也在”
。
第四节:沉冤里的光
赵启东的落网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当年参与伪造证据、掩盖真相的人纷纷交代,李刚、张强等涉案人员相继被抓。
老周的“意外”
被正式证实是谋杀,滨海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重新调查,很快就将凶手缉拿归案。
最让苏晚晴感动的是,三年前晓宇化疗最困难的时候,曾收到一笔匿名寄来的2o万捐款,署名“一个敬佩顾总的人”
——后来查清是老周的儿子周浩寄的,他说“我爸生前常说,顾总是个正直的好官,当年帮他解决了儿子的学费问题,这点钱就算是我们家的一点心意”
。
苏晚晴的朋友圈成了集团内部的传奇。
有人说她“一语成谶,歪打正着”
,有人佩服她“胆大包天,敢跟副总叫板”
,连集团董事长都在全体员工大会上开玩笑:“有时候一个错别字里藏着真理,比长篇大论的报告管用多了。”
只有苏晚晴知道,真正管用的不是那个错字,是顾明远三年来的隐忍和坚持。
那些被免职的日子,他没在家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骑着一辆旧自行车,走遍了港口的每个角落,拍下了厚厚一沓引桥开裂的照片和视频;林慧偷偷打三份工——白天在市当收银员,晚上去餐馆洗盘子,周末还要去做家政,却从不让顾明远知道存折上的余额有多紧张;连晓宇化疗时吐得昏天黑地,都笑着对顾明远说“爸爸是奥特曼,等我病好了,我们一起打败怪兽”
。
复职后的第三个月,顾明远主持了港口引桥修复工程招标。
苏晚晴作为财务代表参与监标,当看到中标单位的负责人时,她愣住了——是表哥苏建斌。
“我爸让我来的,”
苏建斌递过来一份手写的道歉信,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真诚,“当年是我们工程队的技术不过关,被淘汰了还怀恨在心,说了不少不该说的话。
我爸说,顾总这样正直的人,值得我们佩服,让我来跟您道歉,也想为港口修复出份力。”
引桥修复工程剪彩那天,阳光明媚,海风轻拂。
苏晚晴站在修复一新的引桥上,望着顾明远和工人们握手,他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轻松笑容。
阳光洒在“滨海港”
三个鎏金大字上,像给三年的沉冤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她拿出手机,了条新的朋友圈,配的还是那张三年前的全家福,文字改成:“潮起潮落,灯塔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