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人间烟火故事集 > 第82章 藤椅上的夕阳

第82章 藤椅上的夕阳(1 / 5)

第一节:诊室里的沉默

兴南县医院的走廊飘着消毒水味,王秀兰攥着诊断书的手在抖。

诊断书上“肝癌晚期”

四个字像四只黑色的虫子,爬得她眼晕。

“最多还有半年。”

医生推了推眼镜,笔尖在病历本上划出刺耳的响,“化疗或许能延长三个月,但副作用大,可能会……”

“不化。”

王秀兰突然打断,指甲深深嵌进纸页,把“化疗”

两个字戳出了洞。

她想起村西头的老三媳妇,胃癌化疗到最后,瘦得能被风刮走,喉咙烂得喝口水都像吞玻璃碴,临了还攥着儿子的手说“早知道不遭这罪”

儿子建国蹲在走廊的长椅旁,烟头在地上积了一小堆,火星烫到手指才猛地跳起来。

他抬头时,眼里的红血丝像蛛网:“妈,咱去市里的大医院,那里有靶向药,我同学说……”

“去啥去?”

王秀兰把诊断书塞进蓝布褂子的口袋,布口袋里还揣着块薄荷糖——早上给孙子明明打电话,孩子在那头奶声奶气地说“奶奶含着糖就不疼了”

她摸了摸糖纸,冰凉的触感让她清醒了些,“我这身子骨,前年摘棉花摔断过腿,阴雨天还疼;去年冬天关节炎犯了,走路都打颤。

躺病床上让人端屎端尿?我王秀兰这辈子没服过软。”

建国想起三婶最后那两个月,自己守在病床前,眼睁睁看着曾经能扛着锄头下地的人,变成一把骨头。

他突然抓住母亲的手,那只手上布满老茧,指关节因为常年劳作有些变形,此刻却异常坚定。

“可……可不治怎么行?您还没抱上重孙子,还没……”

王秀兰突然从口袋里摸出个存折,塞到他手里。

红色封皮磨出了毛边,翻开时,里面的数字刺痛了建国的眼——余额栏里印着“685237”

,还是去年秋收后卖玉米存的。

“这钱你拿着。”

老太太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你媳妇快生了,去集上买只老母鸡炖汤;我那银镯子在樟木箱的红布包里,等重孙子满月,熔了给孩子打个长命锁。”

建国的眼泪砸在存折上,把“685237”

晕成了一片模糊的墨迹。

他知道母亲的脾气,就像当年父亲突脑溢血,她连夜揣着家里仅有的积蓄,徒步走了四十里山路去县城医院,鞋磨破了就光脚走,硬是把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而现在,她要自己放弃。

走出医院时,阳光晃得人睁不开眼。

王秀兰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路边的槐花树:“建国,让你媳妇蒸点槐花馍,我想吃了。”

她的嘴角带着笑,仿佛手里攥的不是死亡判决书,而是张赶集的清单,“要多放芝麻,甜津津的才好吃。”

第二节:樟木箱里的秘密

回家的路上,王秀兰让建国绕到镇中学门口。

“给明明送点吃的。”

她从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昨晚烤的红薯干,焦香的甜味透过纸包渗出来,“娃在城里读高中,舍不得买零食,总啃干馒头。”

明明见到奶奶,眼睛亮得像沾了露水的星星。

他拉着王秀兰的手往宿舍走,校服袖口磨出了毛边,却笑得一脸灿烂:“奶奶,上次您塞给我的三万块,我跟我爸说了,他说等您病好了就还您,让您别省着钱。”

王秀兰的脚步顿了顿,像被石子硌了脚。

她拍着孙子的背,手在他后颈的碎里摩挲:“傻孩子,那钱是奶奶给你攒的付,不用还。”

她没说自己的病,只是反复叮嘱,“好好学习,别惦记家里。

放假了回家,奶奶给你蒸槐花馍,放双倍芝麻。”

离开学校时,建国在门口抽烟,看见母亲背对着他,偷偷用袖子抹眼睛。

“妈,您要是想明明,等他周末回家……”

“别告诉他。”

王秀兰转过身,眼眶红红的却梗着脖子,“娃快高考了,不能分心。

我这病,瞒着。”

她顿了顿,声音突然软下来,“你说这槐花,咋就开得这么快?前儿看还打着骨朵呢。”

回到家,王秀兰让建国把藤椅搬到院里,自己坐在那儿择豆角。

阳光透过葡萄架的缝隙,在她花白的头上跳着舞,像撒了把碎金。

“把樟木箱搬出来,我拾掇拾掇老衣。”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娶妻就涨帝王运?我怒收三千佳丽! 我本忠臣,你们却让我谋反当王? 重回生产日,拒养白眼狼 机长大人,夫人已经带球离婚了! 重回儿子结婚当天,我当场搅黄婚事 谁说离婚活不了?美艳娇妻横着走!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为你入狱,你却提离婚 嫡姐人淡如菊?我改嫁她相公! 摄政王捡我回家,白眼狼亲爹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