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即‘空’之本意——非虚无,乃无自性,无实存不变之体,缘起性空。”
说罢,他轻轻松开手指,那片叶子便如一只自由的鸟儿,飘然坠地,融入了泥土之中。
“执着于落叶之‘相’——无论是悲是喜是赞是毁——便是将虚幻认作真实,自缚于其中。
你执着于十五年前的那一幕,执着于贫僧的‘不作为’,执着于父亲的‘悲惨’,不正如执着于这片落叶的形态与意义吗?它们都已逝去,留下的,只是你心中不断加固的‘相’。”
刘别停下手中的扫帚,目光紧紧盯着那片落在泥土上的叶子,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老僧的话,像一把无形的刻刀,试图剥开他层层包裹的怨恨,触动着他内心最深处的防线。
“破相,谈何容易!”
他声音干涩,仿佛喉咙里被塞进了一把沙子。
“师父您修行多年,自然看得开。
可我父亲的血泪,我的痛苦,难道是假的吗?一句‘空相’,就能抹杀一切?”
空寂的目光投向远山,那眼神深邃悠远,仿佛能看穿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真假亦是相。
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破相,并非否定现象的存在,而是洞悉其虚幻不实的本质,从而不再被其所转,不再为其所苦。
你父亲的痛苦是真,你的怨恨是真,但若执着不放,便如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此苦,非命运强加,实乃心之自缚。
六道轮回,众生皆苦,菩萨畏因,凡夫畏果。
执着于过去的‘果’,正是制造未来新‘苦’的‘因’。”
刘别沉默了,内心陷入了激烈的交战。
理智告诉他,老僧说的确实有道理,那是一种越世俗恩怨的智慧,如同夜空中的北斗星,指引着心灵的方向。
但情感上,那柄冰冷的匕,父亲临终前绝望的眼神,却像一条条毒蛇,不停地啃噬着他的心,让他无法轻易放下心中的仇恨。
破相?说得轻巧!
这血海深仇,如何能空?他在心中不断地质问着,仿佛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泥沼。
第三节:古井映心,暗涌杀机
寺中有一口千年古井,宛如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静静地守望着这座古刹。
井水清冽甘甜,据说这井水有着神奇的魔力,能映照人心。
一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
刘别挑水归来,在井边放下水桶,疲惫地坐在井台上歇息。
他下意识地探头望向井中,水面如镜,清晰地映出他疲惫而充满戾气的面容。
那眼底深处的仇恨,在平静的水面上显得如此狰狞刺目,仿佛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兽。
他被自己的倒影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仿佛看到了一个陌生人。
就在这时,空寂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他身后,如同一个无声的幽灵,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气场。
“施主在井中看到了什么?”
空寂的声音依旧平和,如同微风拂过湖面,不起一丝波澜。
刘别定了定神,没好气地说:“看到了我自己,一张苦大仇深的脸!”
那声音中带着一丝自嘲,又有几分无奈。
空寂走近井沿,也探头望去。
水面同样映出他苍老而平静的面容,眼神清澈无波,仿佛一泓深不见底的清泉,能洗净世间一切尘埃。
“贫僧看到的,亦是自己。”
空寂缓缓道,“井水无心,只是如实映照。
美丑妍媸,喜怒哀乐,皆是照影者自心所现。
你见己面狰狞,是因心中有狰狞;贫僧见己面平静,是因心中(此刻)无波澜。
此井,便是你的心。
你心中的‘相’——仇恨、痛苦、怀疑——扭曲了你所见的世界,让你活在自我构建的地狱里。
若能‘破’掉心中这些坚固的‘相’,所见之世界,自然不同。
佛说‘心净则国土净’,此之谓也。”
刘别的心,再次被重重撞击,仿佛被一颗炮弹击中。
他看着井水中空寂那平静无波的倒影,再对比自己那扭曲怨毒的面容,一股巨大的羞惭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难道这十五年的仇恨,真的只是自己在折磨自己?父亲若泉下有知,是希望自己沉沦仇恨,还是解脱自在?
然而,那匕的冰冷触感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