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是既不委屈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分寸。
第五节:生活里的弯弯绕
列车再次启动时,小伙把苹果核扔进垃圾桶,核上还留着整齐的牙印。
他点开微信,给妈妈了条消息:“妈,我今天在火车上遇见个阿姨,特有意思。”
窗外的夜景飞倒退,像流动的星河。
小伙想起王秀兰的话,突然明白她为什么要演那么一出——如果直接说“这是你的座位,我不抢”
,显得太生分;如果硬要让座,又委屈了辛苦赶路的自己。
倒不如用这种“弯弯绕”
的方式,既守住了座位的归属,又给了彼此台阶下,还顺便点醒了他方案里的错误。
旁边的年轻妈妈抱着熟睡的孩子,轻声说:“刚才那阿姨说,她年轻的时候在纺织厂上班,车间里全是姑娘,谁要是占了别人的岗位,她从不直接吵,就端着饭盒在旁边等,等对方自己不好意思让出来。”
她笑了笑,“老一辈的智慧,真是藏在柴米油盐里。”
小伙想起自己刚工作时,为了抢一个项目,跟同事闹得脸红脖子粗,最后两败俱伤,被领导批评“不懂协作”
。
那时要是有人像王秀兰这样,用个苹果、几句玩笑话点醒他,或许就不会那么狼狈。
快到终点站时,小伙收到妈妈的回信:“你爸年轻的时候,总跟我说‘水至清则无鱼’,过日子别太较真,该糊涂的时候糊涂点,该明白的时候不含糊。”
他看着消息,突然觉得手里的苹果余温还在,像颗沉甸甸的道理,落在心里。
下车时,小伙把没吃完的半个苹果放进包里。
他想,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或许也能学着王秀兰的样子,不硬碰硬,不用狠话,就用个苹果、句玩笑,把道理讲明白,把面子留够,把日子过顺。
生活里的智慧,从来都不在教科书里,就在高铁上的座位里,在菜市场的讨价还价里,在老太太递过来的苹果里——那些弯弯绕绕里,藏着的不是算计,是体谅;不是妥协,是通透;不是精明,是把日子过成诗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