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番父慈女孝的温情过后,雍正的目光才缓缓落回一旁静静侍立的甄嬛身上。
她今日的装扮偏素净,浅碧宫装衬着玉簪,清雅里带着几分韧劲儿,竟让他恍惚见着了御花园里那株傲立的红梅。
不张扬,却越看越有滋味。
再想到淑和被其教养得如此乖巧懂事,雍正心里原本还存着的那点犹豫,瞬间烟消云散,更是彻底有了决断。
说到底,淑和也是他的亲生女儿,从前因着诸多波折,孩子受了不少委屈;
如今甄嬛把她照顾得如此妥帖,他这个做父亲的,总也得给些补偿才是。
“淑和被你养育得很好,想来你费了不少心思。”
甄嬛闻言也忙谦逊回答:“能与淑和有母女缘分,本就是上天垂怜。
况且淑和本就乖巧懂事,平日里倒是她陪着嫔妾解闷,也说不上是谁在照顾谁呢。”
这话答得巧妙,既夸了淑和,又没显半分自傲,倒让雍正听得舒心。
于是他故意顿了顿,装模作样地沉吟片刻,才接着道:“你把淑和教得这般好,朕自然不能没有表示。
淑和即为朕的大公主,那她的母亲也总不能一直是个贵人。
这样吧,先恢复你嫔位,再享那妃位份例。
朕也盼着,有你照料,淑和能永远这般开心快乐。”
话到这儿还没完,他又补了句:“既要带孩子,手里也该有些权柄才方便。
你可以去昭妃那,让她分些宫务给你,再调两个人手过去,也好帮衬着。”
雍正这话,几乎是明着说要重新抬举她,更还打算分些实权给她使用。
甄嬛便也懂得了眼前帝王的未尽之意,她强压心头的欣喜,面上依旧平静的再次屈膝谢恩:“臣妾谢过皇上。”
“哎。”
雍正见她这般模样,便知她已领会自己的心思,目光落在她脸上时,语气也变得更加柔和了几分,
“你过去做事性子是急了些,只如今养着淑和,想来也改了不少,这样便很好。”
说罢,见案头也没什么可做之事,便起身牵住淑和的小手,转头对甄嬛道,
“难得今日天不算冷,你便陪着朕和淑和去御花园走一走。
也让朕瞧瞧,咱们淑和画里的梅花,到底长的什么样。”
淑和一听要同皇阿玛一起去赏梅,也立刻攥紧了雍正的手,小步子迈得轻快,连鬓边的绒花也跟着晃。
甄嬛跟在父女俩身后,望着那两道一高一矮的背影,心里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
她就知道,自己翻身的机会还是来了从前她那样得宠,导致锋芒太露,才成了这后宫众人都紧盯的靶子;
可如今这华贵妃却是风头盖压一切,又添了个公主傍身,她可不信这后宫里的人,会真的对此无动于衷?
她始终记得“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的道理——就连她都尚且经历过三起三落,这华贵妃眼下看着再风光,
难道还能一直都稳坐高位?等旁人忍不住跟华贵妃斗起来,她便能借此机会学一学那昭妃,那才是个真正聪明的。
后宫的消息传得比风还快,没半日功夫,人人便都知道了,这御花园的梅花开得极好,竟开进了皇上心里。
更是把莞贵人的嫔位,给重新开了出来,甚至还因此更进一步,开出了妃位的份例。
可想而知,这梅花要是再“开”
得旺些,怕是这妃位份例,也会变成正经的妃位位分了。
待打听完这一系列开花晋位的过程之后,众人也不由哀叹自己怎的就没有一个这样的女儿?
羡慕归羡慕,可现在这紫禁城中,真正能说话的人也并不多了。
齐妃、昭妃这些高位,都各自掂量不会轻举妄动。
而那些位份低的贵人,就算心里痒痒的,也是说不上话
而唯一能跟莞嫔争几分风头的柔答应,却不是个糊涂人,
心里对自己有几斤几两,也是清楚得很。
她明白,这会儿去碰刚刚复宠的莞嫔,跟以卵击石没两样。
于是她便选择了一条更稳妥的道路,那就是不争一时的风光,先抱紧皇后和太后的大腿。
选择皇后这边,也并不是她的一时冲动,而是反复掂量过的结果。
先华贵妃那边,她是压根儿没考虑过的。
要知道她可是内务府世家出身,华贵妃嚣张跋扈,且容不得身边之人受宠的事。
在内务府世家的消息里,早也不是新鲜事,她可不想去撞这个枪口。
而昭妃虽说也是条粗大腿,但是其身边聚拢的人也太多了些。
小到清贵人大到齐妃
她就算挤进去,也捞不着什么实际的好处。
再说昭妃本就大度平和,郭氏知道她就算不投靠,昭妃对她也会一视同仁,如此也就没必要去凑那个热闹了。
那最后仅剩的选择,便也只是皇后了。
她也不是瞎子,又怎会看不出皇后眼下的落魄?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