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的格局
夏晓芸站在客厅中央,目光逐一扫过四扇紧闭的房门。
这套四室一厅的房子,在十年前刚入住时显得宽敞甚至有些空荡,如今却像一件绷紧了的衣服,勒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东边主卧,是她和丈夫李强住。
紧挨着的次卧,是婆婆王桂香的房间。
再过去,是十岁大儿子李皓宇和六岁小儿子李皓轩的房间。
而西边那头,采光最好、带着个小阳台的那间,门楣上还挂着一个略显陈旧的粉色凯蒂猫门牌,那是小姑子李娟的房间。
李娟。
这个名字在夏晓芸舌尖滚过,带起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小姑子结婚三年了,女婿张斌长年在外地打工,一年回来不了几次。
李娟生了孩子后,大部分时间都带着孩子住在娘家,美其名曰“陪婆婆”
,实际上,除了张斌回来的那些日子她会被接去婆家象征性地住几天,其余时间,这个房间就是她和两岁女儿妞妞的固定据点。
当初买房时,李强的父亲还在世,老两口拿出大半辈子积蓄,加上李强和夏晓芸工作几年的积蓄,才凑够了这付。
房产证上写的是李强和王桂香的名字。
当时觉得一家人和和美美,谁也没计较那么多。
李娟那会儿还在上大学,家里自然也一直有她的房间。
后来她结婚,大家似乎也默认了这个房间永远为她保留,即使她偶尔回来住,也是理所应当。
夏晓芸不是没想过清出那个房间。
皓宇越来越大,开始抱怨弟弟晚上吵闹,影响他写作业和睡觉,吵着要自己一间房。
皓轩也黏人,但哥哥的嫌弃让他委屈巴巴。
夏晓芸心疼孩子,也理解大儿子对独立空间的渴望。
这个念头在她心里盘桓了许久,像一颗种子,悄悄芽。
二:暗流涌动
“妈,你看皓宇最近学习状态都不太好,老说弟弟吵他。”
晚饭后,夏晓芸一边收拾碗筷,一边状似无意地提起,“皓宇马上就五年级了,关键时期。
我在想,是不是……”
王桂香正抱着孙女妞妞看电视,头也没抬:“小孩子嘛,打打闹闹正常,哥哥让着点弟弟就行了。
皓宇也是,一点当哥哥的样子都没有。”
“不是让不让的问题,”
夏晓芸尽量让语气平和,“孩子大了,需要独立空间。
我是想,小娟现在大部分时间也住在她婆家那边(她刻意模糊了这个说法),她那房间空着也是空着,要不……”
“空着?”
王桂香终于转过头,眉头微蹙,“哪空着了?小娟的东西不都在里头?她时不时回来不要住的?那是她的屋!”
“她回来可以跟您睡啊,或者我们在您屋里加张小的行军床,也方便。”
夏晓芸说出酝酿已久的方案,“主要是解决孩子们的问题。”
“加床?跟我挤?”
王桂香声音提高了八度,“那像什么话!
我们娘俩挤一起,让她的房间空着?晓芸,你怎么想的?这房子当初买的时候,我和他爸可是出了大头的!
小娟也是这家的人,她结婚怎么了?结婚就不是我女儿了?就不能回娘家住了?”
一连串的问句像石头一样砸过来。
夏晓芸胸口一堵,端着碗筷的手紧了紧。
又是这句话。
“出了大头的”
,这是婆婆最有力的武器,每次家庭有分歧时,这句话总会适时地出现,提醒着她在这个家里的“客居”
地位,尽管她为这个家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付出了十年心血。
“妈,我不是那个意思……”
她试图解释。
“我不管你什么意思,”
王桂香打断她,语气斩钉截铁,“小娟的房间不能动。
她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
皓宇和皓轩是亲兄弟,睡一间房怎么了?以前人家一家七八口挤一个炕头不也过来了?就你们现在孩子金贵!”
夏晓芸默默地把碗筷端进厨房,水龙头哗哗的水声掩盖了她鼻尖的酸意。
她知道,跟婆婆硬碰硬没有用。
这件事,关键或许不在婆婆,而在小姑子李娟本人。
三:姑嫂之间
李娟比李强小五岁,被父母和哥哥宠着长大,性子有些娇,也有些理所当然。
她嫁得不远,婆家条件一般,和张斌的父母住在一起。
据说婆媳关系不算融洽,所以她更愿意赖在娘家。
这里有疼她的妈,有能帮她带孩子的嫂子(夏晓芸没少帮衬),有宽敞的房间,比在婆家自在多了。
平心而论,夏晓芸和李娟之间没有大的矛盾。
李娟嘴甜,会来事,偶尔也会给侄子买点零食玩具。
但那种无形的“入侵感”
,随着妞妞的出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