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惩罚,对此,刘禹锡还抱有一线希望,他认为皇帝只是被人蒙蔽,时间一长唐宪宗定会明白他们忠心为朝廷的一片赤诚,重新被启用。但现实又给了刘禹锡一记重锤,元和元年八月,朝廷又单独下了一道针对性极强的诏书,“纵逢恩赐,不在量移之限”,就是说被贬八司马没有这种惠及权限。他们彻底失望了……
刘禹锡和他的“战友们”之所以被接连重击,就是因为他们得罪的人太多了,朝廷已经没有人愿意也不敢为他们说好话了,但是从更深层的原因分析,主要还是刘禹锡他们站错了队,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犯了糊涂!唐顺宗中风那会,不能自由行动,说不了话,立太子让太子监国就成为了迫在眉睫的大事,也是维持朝廷正常秩序的必然之举,广陵王李纯是唐顺宗的嫡长子,当时已经二十八岁了,政治也已经成熟,于情于理都是没有理由反对的,但是王叔文和韦执谊却投了反对票,当时韦执谊是宰相,反对的理由是先提出来立广陵王李纯为太子的是几个太监,这对于他们打击宦官参政的政治目的来说当然没有错,但他们忽略了政治大局,当然还有他们自己的考量,但新皇帝看到的只是拥护自己的人和反对自己的人,心知肚明的唐宪宗上台后,对于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当然毫不手软,顺水推舟,顺应朝廷舆论,接连对刘禹锡等“永贞革新”的干将进行打击,才造就了“二王八司马”的悲剧。得罪了“一把手”在单位人缘又极差,刘禹锡纵有天大的才能,也只能接受命运的磋磨……
不过十五年后,公元820年,唐宪宗被宦官张弘志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