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的目光从照片上移开。
照片上的两个人,笑得都很真诚。
“法赫德王子,是一位有远见的朋友。”基辛格说。
“他希望他的国家,能拥有石油之外的未来。”陈山接上话。
“陈先生,建设者有很多。”
“银行家,实业家,甚至慈善家。”
“但他们的建设,都在秩序之内。”
“而你,从一开始就在挑战它。”
陈山收回照片,放进口袋。
“博士,你说错了。”
“我挑战的,是旧的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个已经死掉的秩序。”
陈山看着他。
“我只是提前看到了它的尸体,并且在尸体上,拿走了一些我需要的东西。”
“现在,我是在帮你建立一个新的。”
基辛格拿起那支钢笔,在手指间缓缓转动。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
陈山说。
“日本。”
他吐出两个字。
“你们在逼他们。”
“你们越是用力,裂缝就越多。”
“田中信男可以顶住一次,但他背后的那些财阀,那些工厂主,那些失业的工人,他们会怎么想?”
“当他们发现,跟着美国走,只有死路一条的时候。”
陈山的手指,在桌面上点了点。
“一个被逼到墙角的日本,会做什么?”
“一个工业体系被摧毁,经济再次崩溃的日本,会倒向哪里?”
陈山的手指,在桌上沾了点水,画了一条歪歪扭扭的线。
“这里是日本,这里是苏联。”
“他们离得很近。”
“一个绝望的民族,会做出任何选择。”
基辛-格转动钢笔的动作停了下来。
“强行打压,只会把日本推到莫斯科的怀里。”
“一个工业实力完整的日本,如果倒向苏联,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博士比我清楚。”
基辛格没有说话。
陈山继续说。
“与其打压,不如收编。”
“把他们的技术,变成你秩序里的一部分。”
“我来做这件事。”
陈山指了指窗外。
“就在香港。”
基辛格的目光,重新变得锐利。
“亚洲发展基金。”
陈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