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而怀念:“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眼,咱这‘周小庄’都越来越热闹了,来来往往的客人也多了。”她的语气里带着感慨,更带着对眼下生活的满足。
周振华停下手里的活,也抬头看了一眼那照片,目光在上面停留了片刻,然后低低地“嗯”了一声,算是回应。一切尽在不言中。
收拾完大件家具和地面,高红梅又开始手脚麻利地整理床铺。她揭下床单和被套——虽然看起来并不脏,但她习惯勤换洗——团起来放在一边,准备明天一早拿到河边去捶洗。又从衣柜里拿出干净的、带着皂角清香的床单铺上,抻得平平整整,没有一个褶子。
周振华则把散落在小桌上的几本边角卷起的旧书——多是些农业养殖或是民间偏方类的——和几张过期的报纸摞整齐,收到墙角一个用来装杂物的旧木箱子里。
夫妻二人就这样默默地忙碌着,偶尔低声交流一两句。
“这底下灰不少,我来。”
“嗯,我把那窗台再抹一遍。”
“床单我明天一早去洗。”
“好。”
屋里渐渐变得窗明几净,井井有条。虽然家具陈旧,款式老掉牙,摆设简单至极,甚至可以说得上清贫,但处处透着一种被精心打理、细心呵护过的温馨与舒适感。每一样东西都在它该在的位置,干净,妥帖。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彻底沉入西山,将窗棂染成暗红色,天色迅速暗沉下来。高红梅拉亮了屋里的白炽灯泡,温暖的黄色光线瞬间充盈了整个空间,驱散了暮色,也将屋里的一切笼罩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忙活完最后一点零碎,高红梅直起腰,环顾四周。看着这焕然一新、处处清爽的屋子,她满意地舒了一口长气,下意识用手背擦了擦额角——其实并没有汗,只是习惯动作,脸上因为劳动透出健康的红晕,带着一种油然而生的、心满意足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这下看着才真叫舒服多了!心里都亮堂了!”她声音欢快,走到刚放下抹布的周振华身边,很自然地伸出手,替他掸了掸外套肩膀和后背处刚才可能蹭到的一点灰尘和蛛网。
周振华停下动作,任由她细致地拍打,目光沉静地扫过干净整洁的屋子——擦拭一新的家具,光亮的地面,平整的床铺,最后落在妻子那带着细密汗珠、却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笑意的脸上,眼神变得格外温和。他伸出手,宽厚温暖的手掌轻轻握了握高红梅的手腕,那触碰短暂而有力,虽然很快就放开了,但那无声的赞许和默契的温情,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高红梅的全身,让她心里像被最熨帖的熨斗熨过一样,妥帖、温暖、踏实。
“饿了吧?忙活这一阵子。”高红梅仰头看着他,眼角笑纹更深了,“我去烧水下饺子!很快就能吃!”
说完,她便转身,脚步轻快地走向厨房,身影融入温暖的灯光里。系围裙、刷锅、添水、点火……一系列动作流畅而熟悉。
周振华没有立刻跟进去。他站在原地,目光掠过在干净得反光的地面上互相嬉闹、打滚的大黄和小灰灰,听着它们喉咙里发出的满足的咕噜声,又望向窗外。夜色已然降临,月亮河在星光下成了一条暗色的缎带,静静流淌,远处隐约传来几声蛙鸣。屋子里,饺子的香气开始从厨房弥漫出来,混合着家的安稳气息。
这种平淡、琐碎却充满温度的日常,这种夫妻同心、无需多言便能默契配合、携手将小家打理得舒适温馨的踏实感,这种劳动后看着共同成果的满足,或许,本身就是世间最难得、也最有效的“延年益寿”的良方。它滋养着身体,更温润着心灵。
而对于周振华而言,守护好身边的这一切,守护好这份平淡里的温馨和踏实,看着高红梅脸上满足的笑容,便是他修行路上最大的平静和满足。外间的珍宝固然难得,但眼前的烟火人间,才是他真正愿意沉溺其间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