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医疗中心,顶楼餐厅。
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城市的繁华景象,阳光透过玻璃,在铺着白色桌布的餐桌上投下明亮的光斑。
颜嫣和赵明远相对而坐,面前的餐点用得七七八八。
经过一上午详尽却略显折腾的体检,颜嫣的脸色虽然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似乎缓和了一些。
那种莫名的、尖锐的心痛感在忙碌的检查过程中似乎也暂时隐匿了。
两人之间的气氛没有了清晨在老宅时的微妙紧绷,反而因为共同专注的话题,变得像多年前一起共事时那样,带着一种专业层面的流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熟稔。
“所以,我认为在用户引导层面,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西医分科或者中医分科来。”
颜嫣用叉子轻轻拨弄着沙拉里的蔬菜,眉头微蹙,思考着,“很多用户,尤其是初次接触这个系统或者对医学了解不深的人,他们根本不清楚自己的症状应该对应哪个科室。
比如‘头晕’这个词,可能涉及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甚至可能是颈椎问题或者中医说的肝阳上亢、气血亏虚……”
赵明远点头表示赞同,他喝了一口咖啡,接话道:“没错。
所以底层数据库必须足够强大和智能。
前端需要做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多维度的症状引导引擎。
用户输入主诉后,系统要通过算法,结合可能的伴随症状、基础病史、甚至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初步的智能分诊,给出概率最高的几个科室方向,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
“对,”
颜嫣眼睛微亮,“而且这个引导过程不能太技术化。
比如用户输入‘睡不着’,系统不能直接弹出‘神经内科’或‘中医神志病科’,而是要用更通俗的问句引导:‘是难以入睡,还是容易醒?’‘白天会不会觉得很累?’‘最近心情怎么样?’……根据答案再逐步细化推荐。”
“这就需要建立一套非常精细的症状-证候-科室的映射关系库。”
赵明远身体微微前倾,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点,这是他深入思考时的习惯动作,“西医的疾病诊断和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如何在这个库里和谐共存、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干扰,是最大的难点。”
“可以尝试双路径映射?”
颜嫣提出设想,“一条路径指向明确的西医疾病诊断和推荐科室,另一条路径指向中医的证候分析和调理建议。
对于无法明确归属的,或者更适合中医调理的亚健康状态,可以优先推荐中医模块……但这其中的权重和逻辑需要大量临床数据和专家知识来喂养和校准。”
两人就着这个技术难题,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忘记了时间,也暂时抛开了那些复杂的情感纠葛和刚刚结束的体检带来的隐约不安。
他们仿佛又回到了很多年前,只是两个对技术和医学有着共同热情、试图攻克一个难题的伙伴。
阳光缓缓移动,餐厅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又渐渐散去。
直到服务生过来询问是否需要添加水时,两人才恍然惊觉,他们已经讨论了将近一个小时。
赵明远看着颜嫣因为投入讨论而重新泛起些许血色的脸颊,眼神复杂了一瞬,最终只是温和地问:“吃饱了吗?体检报告下午才能全部出来,我先送你回去休息?”
颜嫣也从那种专注的状态中抽离出来,点了点头:“嗯,好。
谢谢。”
医院的地下停车场,光线晦暗而安静,空气里弥漫着微凉的。
黑色的轿车静静停放在车位里,尚未启动,像一个沉默的暗影。
赵明远拉开驾驶座的门坐进来,却没有立刻拧动钥匙。
他侧过身,目光直接落在身旁副驾驶座的颜嫣脸上。
颜嫣感觉这个场景有点似曾相识,她想起自己捡瓶子时,追上赵母车的那一幕,也就那一次,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当时没找到赵母的车,现在的她是不是过得更艰难,弟弟也不会像现在一样,能给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而是……她不敢想象,因为会很艰难。
“送你去哪?”
他开口,声音在密闭无声的车厢里显得格外清晰,甚至带着一点回响。
这声音将颜嫣从失神中拉扯出来。
她有些迟缓地转过头,抬起眼看他,眼神里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茫然和懵懂。
“……”
她嘴唇微动,却没立刻出声音。
齐司礼昨晚带着疲惫与某种无力感的挽留言犹在耳,让她的心口微微涩。
她看着赵明远冷静而关切的眼睛,一种被看穿、被妥善安置却又无处着落的复杂情绪涌了上来,声音轻得几乎要被周围的寂静吞没:
“你们……是不是都怕我自己会多想,怕我觉得自己……没家了?”
赵明远没有回避,他的身体更转向她一些,目光沉静却极具穿透力,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牢牢锁住她。
“难道不是吗?”
他反问,语气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