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回,再看书页时,空白处开始浮现出一行行字迹——不是他写的,是通明符让他“看懂”了原本就存在的信息:
“瘢痕者,天地赐福之纹也……”
“真气需如草木攀石,借势而生,逆势而长……”
“影可藏气,空间可储气,凡有形之处,皆可养气……”
每一行字都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过往的认知。他终于明白,为何这书会被当成伪书——它的道理太简单,简单到让人不敢相信:修炼不是与天地对抗,不是强行改变自己去适应功法,而是像种子在石缝里生根,在属于自己的地方,长出独一无二的姿态。
“原来如此……”苏言猛地攥紧拳头。这哪是什么鸡肋功法?这分明是为“灵根受损后修复者”量身定做的法门!普通修士的灵根是光滑的玉管,而他的灵根是布满裂痕的陶罐,《灵枢炼真录》的妙处,就在于能让灵气顺着裂痕游走,把每一道瘢痕都变成滋养真气的“沃土”。
他没再犹豫,结印的速度快得带出残影。
“多重影分身之术!”
嘭!白雾在无人看见的角落炸开,1084个分身瞬间融入昏暗的阁楼阴影,每个分身手里都抓起一卷残页,指尖的真气流淌如丝,开始按通明符带来的灵慧解析功法。
有的分身用指甲在地面刻画,将灵根瘢痕的分布图与功法里的“灵枢图”重叠,每一笔都精准到毫厘;有的分身咬破指尖,将血珠滴在残卷上,借着血气引动残卷里沉睡的灵气,验证“瘢痕共鸣”的运转逻辑;还有的分身直接盘膝而坐,按照解析出的路径引导灵气冲刷灵根,金色的真枢气顺着裂痕游走,像给干涸的河床注入活水。
苏言本体则盯着最核心的残页,通明符让他的识海变成了推演场——火影的查克拉运转图与蓬莱的灵气轨迹在脑海里交织,“影子控制术”的阴属性查克拉与灵根瘢痕的韧性碰撞出火花,“神威”的空间波动竟与真枢气的流转频率产生了微妙的共鸣……
“原来可以这样……”他喃喃自语,指尖在残卷上快速勾勒,将火影术法与《灵枢炼真录》的空白处填补完整。当最后一笔落下时,残卷突然发出一声轻鸣,像春芽破土的脆响。
与此同时,廊柱上的第一盏琉璃灯“噗”地亮起,暖黄的光晕在昏暗里格外显眼。
守阁老道正靠着门框打盹,被灯光晃醒后揉了揉眼睛:“啧,一盏灯?刚够入门,果然是个愣头青。”
藏书阁外,却早已围满了人。陈大炼师站在最前面,身后跟着刘长老和一群看热闹的弟子。“一盏灯?我就说这小子是瞎猫碰上死耗子。”刘长老嗤笑,“连陈阳当年都点亮了三盏灯呢。”
陈大炼师捋着胡须,嘴角噙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年轻人,能点亮一盏也算不错了。”心里却在冷笑——果然是块朽木,进了精工阁也是白搭。
话音刚落,第二盏灯亮了。
人群里泛起一阵低语。“两盏了……”“比外门那些弟子强点。”
张长老抱着胳膊站在不远处,哼了一声:“才两盏,有什么好稀奇的?”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盯着阁楼大门。
第三盏,第四盏……灯一盏接一盏亮起,速度越来越快。当第七盏灯亮起时,人群里的议论声已经变成了惊叹。
“七盏!这都赶上内门弟子的平均水平了!”
“他不是主修符法吗?怎么对这种冷门功法领悟这么快?”
陈大炼师的笑容僵在脸上,捏着胡须的手指紧了紧。七盏灯,已经超过他那两个宝贝儿女了。
第八盏,第九盏……当第十盏灯亮起时,守阁老道“噌”地站直了,菩提子串“啪”地掉在地上。“十……十盏?”他活了五百年,只见过当年的墨谷子点亮过十盏灯,那已是五百年前的事了。
藏书阁外彻底沸腾了。
“十盏!我的天!”
“这可是霄级弟子啊!怎么可能有这悟性?”
刘长老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嘴里嘟囔着“肯定是灯坏了”,却没人搭理他。
第十一盏,第十二盏……灯还在亮。张长老猛地往前走了两步,眼睛瞪得滚圆:“这……这是要破纪录?”
陈大炼师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指尖泛白。他突然想起大比时苏言破解他法身的样子,心里第一次升起一丝不安——这小子,难道真藏着什么本事?
第十三盏,第十四盏……当第十五盏灯亮起时,阁楼里突然传来一声震耳的嗡鸣,像是无数书页同时翻动的声响。守阁老道跌坐在地,指着阁楼喃喃道:“三百年了……三百年没见过十五盏灯了……”
人群里鸦雀无声,连呼吸声都听得见。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排琉璃灯,心脏跟着灯光的闪烁砰砰直跳。
第十六盏,第十七盏……最后一盏灯亮起时,檀香正好燃到尽头,青烟笔直地冲向穹顶。
十八盏灯同时亮起,暖黄的光晕交织成一片光海,将整个藏书阁照得如同白昼。就在众人以为这已是极致时,光海突然猛地收缩,然后“轰”地炸开——整座藏书阁都亮起了金光,飞檐上的琉璃瓦、廊柱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