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炮塔,爪哇的竹节炮船裹着热带雨林的藤蔓,我们要像串珍珠一样将它们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防线。”
说到这里,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了左胸碗口大的箭疤,语气坚定地继续说道:“第二道防线从马六甲一直延伸到澳洲,我要让‘镇海号’的蒸汽机烧开印度洋的海水,展现出我们强大的力量!”
桑明川却将地球仪翻转了半周,指尖准确地点在红海的位置,沉稳地说道:“第三道防线,必须要能够触及到红海的珊瑚礁。”
当郑森的铁钩手与桑明川的手指同时按在好望角时,御书房里的自鸣钟突然“当”
地一声响起,清脆的钟声惊得檐下的铜铃叮当作响,也震落了窗棂上凝结的晨露,为这个紧张而又充满战略意义的时刻增添了一份别样的氛围,仿佛时间也在见证着他们的宏伟计划。
最令欧洲殖民者感到震惊不已的是位于马六甲海峡的“磐石要塞”
。
这座由永汉工兵营用花岗岩精心浇筑而成的炮台高达三丈,其坚固程度令人叹为观止,就像一座不可撼动的钢铁堡垒。
当鹰国东印度公司的“复仇女神号”
试图进行侦察时,华裔炮手阿桂正趴在炮位上,用望远镜精准地瞄准着目标。
他冷静地报出数据:“距离三千码,仰角十五度!”
随后,他开始转动炮轮的铜制摇柄,在齿轮啮合的声响中,炮身缓缓抬起,只听他一声令下:“放!”
炮弹呼啸着掠过英舰的桅杆,准确无误地击中了附近的珊瑚礁,将其炸成了一片白色的浪花,溅起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美丽的彩虹,这一幕既震撼又壮观,让那些欧洲殖民者们目瞪口呆。
要塞电报站内,报员小陈的手指在电键上灵活地翻飞,敲击出的摩斯电码混杂着闽南歌谣独特的节奏:“鹰国佬的帆装船,烟囱没咱高,炮管没咱粗,吓得钻珊瑚……”
荷南商人范·戴克通过望远镜目睹了这一切,看得目瞪口呆。
这时,他的马来仆人突然颤抖着指向炮台,惊慌失措地喊道:“老爷,您看那炮台上的巨炮,炮管竟然是用西班鸭人的青铜神像熔铸而成的!”
更让人感到可怕的是要塞底层的医院,永汉军医林淑贞正在用显微镜仔细观察霍乱弧菌。
窗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原来是土着劳工们用竹筐抬着刚浇筑好的炮弹走了过来,筐沿还沾着他们妻子送来的茉莉花,花瓣上的晨露在阳光下闪闪亮,散出阵阵清香,那清香仿佛是对他们辛勤劳动的一种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