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青芜志 > 第163章 平凡的感悟

第163章 平凡的感悟(2 / 3)

次水多点,火小点。”

第二次,汤太淡,第三次,油放多了呛得满屋烟。

但她坚持做下去,直到有一天,她端出一碗清炖南瓜排骨汤,陈婶喝了一口,点头:“成了。”

那一刻,她眼眶竟有些热。

她也学织布。

起初连经线都理不清,手脚笨拙,常被木梭打到手。

陈婶耐心教她:“别急,布是一寸一寸织出来的,心稳了,手自然就跟上了。”

七日后,她终于织出一块粗糙却完整的布巾。

虽歪斜不平,边缘参差,可她将它洗净晒干,叠得整整齐齐,放进行囊里。

她说不清为什么留它,只知道,这是她人生中第一件不是靠力量、不是靠智慧、而是靠“坚持”

换来的东西。

村里人都渐渐熟悉了她。

孩子们喜欢围她转,叫她“沈姑姑”

有个小女孩甚至偷偷摸摸塞给她一朵野花:“沈姑姑好看,戴花更好看。”

她接过,认真插在间。

夜里,她坐在灯下,取出封印晶石。

五道裂痕依旧,暗红微闪。

她凝视良久,却没有运转灵识探查,只是将它贴在胸口,感受那微弱却持续的搏动。

“你还记得归冥谷吗?”

她低声问。

晶石无言。

但她忽然觉得,它的温度似乎变了——不再冰冷刺骨,反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暖意,像被阳光晒过的石头。

她怔住。

难道……它也在改变?

第八日,村里办秋社。

全村聚在祠堂前杀猪祭祖,舞龙敲鼓,摆长桌宴。

沈青芜也被请去入席。

她不会喝酒,只饮了一杯米酿甜酒。

有人起哄让她唱个曲,她摇头羞笑,却被几个孩子推搡着站起来,最后只得清唱了一段幼时听来的民谣。

歌声很轻,调子也不准,可众人拍手叫好。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林梦冉为何宁可放弃飞升机缘,也要留在人间缝一双布鞋、煮一锅粥。

因为这里,才是活着的地方。

第九日,暴雨再至。

她正帮陈婶收晾在院中的布匹,忽然听见外面喧哗。

出门一看,原来是村后山溪暴涨,冲垮了一段堤坝,眼看就要淹到低处的几户人家。

村民纷纷出动,扛沙袋、搬家具、转移老人孩子。

沈青芜本可施展灵力瞬间筑起土墙,但她没有。

她选择和大家一起,一袋一袋地搬运泥包,踩着泥泞来回奔跑。

雨水打湿衣衫,碎石划破手掌,右腿旧伤隐隐作痛。

有人劝她歇息,她摇头:“我能行。”

直到深夜,堤坝终于加固,洪水退去。

她浑身湿透,瘫坐在屋檐下喘息。

陈叔递来一碗姜汤,粗声说:“丫头,没想到你这么能扛。”

她苦笑:“以前我以为,扛得住一场大战才算强大。”

“现在才知道,扛得住一日三餐、风雨劳作,才是真的坚韧。”

第十日清晨,她照例写下日记:“十月十二日,阴转晴。

今日参与护堤,手裂,腿疼,但心前所未有的轻。

原来帮助别人,并不需要拔剑斩魔。

有时候,一袋土、一碗汤,就够了。”

写完,她合上笔记,望向窗外。

朝阳初升,田野泛金,露珠在蛛网上折射出七彩光芒。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澄明如洗。

这些日子,她没有参悟什么惊世功法,也没有破解晶石之谜。

可她却找到了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平凡的力量。

不是逃避,不是堕落,而是一种回归。

就像种子落入泥土,不必急于破土,只需静静积蓄生机。

她知道,自己终将离开。

月蚀之日将近,极光已现,命运的齿轮正在转动。

但她不再恐惧前行,也不再急于寻找答案。

因为她终于懂得:真正的修行,不是远离尘世,而是深入其中。

只有走过人间烟火,才能理解何为“慈悲”

只有尝过酸甜苦辣,才配谈“脱”

她收拾行囊,将那块亲手织的布巾系在腰间,作为护身符。

临行前,陈婶拉着她的手,眼中含泪:“走了也好,你不是我们这种人。

可记住啊,无论走多远,别忘了吃饭睡觉,别把自己逼得太狠。”

沈青芜重重点头:“我会的。”

她转身离去,脚步稳健,背影挺直。

走出村口时,忽听得身后传来一声稚嫩呼唤:“沈姑姑!”

她回头,只见那个曾送她野花的小女孩追了出来,怀里抱着一个粗陶碗。

“给你的!”

女孩气喘吁吁,“我娘蒸的糯米团子,芝麻馅的,可甜了!”

<

最新小说: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我在大唐当道姑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炎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