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1oo4章 局 学术圈的无声抗议

第1oo4章 局 学术圈的无声抗议(1 / 3)

(作者:向阳舒展)

燕园量子实验室的日光灯管在天花板上出轻微的嗡鸣,三十六个小时未曾熄灭的灯光将周舟的影子拉得颀长,投在停滞的量子纠缠生器上。

设备屏幕上“参数授权失败”

的红色提示已经持续闪烁了整整六个月,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刺痛着每个试图突破技术壁垒的研究者的眼睛。

周舟将手中的《自然》杂志狠狠拍在实验台上,最新一期封面人物正是王强。

这位量子矩阵科技的创始人穿着定制西装,左手腕的机械表在聚光灯下泛着冷光,标题《量子霸权:技术壁垒是必要的护城河》用加粗的黑色字体印刷,每个字都像锋利的冰棱,扎进周舟的心里。

“就差最后一步了。”

他盯着射器核心的导线圈喃喃自语。

这个耗资三千万的实验装置本该实现室温下的量子稳定纠缠,却因为缺少量子矩阵科技的核心校准参数,始终卡在72的成功率。

旁边的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计算公式,其中最关键的量子纠错算法部分被周舟画了个大大的问号,那正是量子矩阵严格封锁的技术禁区。

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博士生小林抱着一摞文献进来,脚步轻得像怕惊扰了空气中悬浮的量子态。

“周老师,李院士让您去趟办公室。”

他将一份打印好的联名信放在桌上,十二位两院院士的签名在落款处整齐排列,为的正是燕园量子力学泰斗李修远,“他们准备公开反击了。”

周舟的指尖抚过信纸上“量子技术不应有围墙”

的标题,突然想起三年前参加国际量子大会时的场景。

王强在主旨演讲中展示全球共享数据库的蓝图,当时全场起立鼓掌,自己还激动地向导师誓要加入这个伟大计划。

可现在,量子矩阵的防火墙比长城还坚固,连基础参数的访问权限都标价千万。

“把我们的‘室温量子稳定’数据整理好。”

周舟突然起身,白大褂下摆扫过散落的文献,“既然他们不给参数,我们就用实验结果砸开这扇门。”

他的目光落在生器旁的阿尔茨海默症早期筛查模型上,这个能提前五年预警病症的装置,因为缺少量子传感器的核心参数,已经在角落蒙尘三个月了。

李修远院士的办公室弥漫着陈年茶叶的清香,墙上挂着1998年量子力学研讨会的合影,年轻的王强站在后排,眼神清澈得像未被污染的量子态。

老院士将一份黄的会议记录推到周舟面前,其中一页用红笔圈出王强的言:“如果有一天我掌握了核心技术,一定建立全球共享数据库,让每个实验室都能用上量子计算机。”

“这就是我们的武器。”

李院士摘下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因愤怒而红,“上周我去看望张教授,他研究的量子抗癌药物因为缺少分子模拟参数,三期临床被迫中止。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上千名癌症患者可能失去唯一的希望。”

他将十二位院士联名的《量子技术不应有围墙》打印稿放在桌上,每页都签满了颤抖的签名。

文章列举的五个夭折案例像五把尖刀:能提前预警地震的量子重力仪因缺少校准参数沦为废铁;可降解量子芯片的环保研究因材料数据封锁被迫停摆;最令人痛心的是阿尔茨海默症量子传感器,原本能让患者早三年干预治疗,现在却只能躺在实验室的角落。

周舟注意到,每个案例旁都附有李院士手写的批注:“科学无国界,更无壁垒。”

新闻布会在燕园百年礼堂举行,台下挤满了国内外媒体。

当李院士展示那张1998年的会议记录时,全场响起倒吸冷气的声音。

大屏幕突然切换为王强十年前的演讲视频,年轻的科学家站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对着摄像机郑重承诺:“我的梦想是让量子技术像水电一样普惠,而不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可现在呢?”

李院士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量子矩阵占据全球7o的量子算力,却用技术壁垒筑起高墙。

他们的算法专利比全世界所有高校加起来还多,却连阿尔茨海默症筛查的基础参数都不肯共享。

这不是霸权是什么?”

他举起那份联名信,“今天我们十二位院士站出来,就是要问一句:技术的终极意义,究竟是造福人类,还是垄断利益?”

布会的直播画面在学术圈掀起巨浪。

剑桥大学量子实验室主任连夜推声援,附带自己实验室因参数封锁停摆的设备照片;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们起量子开源话题,二十四小时内获得百万科研人员响应;国内三十所高校的实验室同步亮起绿灯,组成“量子共享联盟”

,周舟的燕园实验室成为联盟秘书处。

量子矩阵科技的董事会正在进行激烈的争吵。

保守派股东赵伟将平板电脑摔在会议桌上,屏幕上李院士的言画面四分五裂。

“这些酸儒就是嫉妒!”

<

最新小说: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 我在大唐当道姑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炎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