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向阳舒展)
月球“广寒宫”
基地的指挥中心悬浮在环形山边缘,穹顶外的地球像枚温润的蓝宝石,被漆黑的宇宙包裹着缓缓转动。
林望舒的指尖在全息控制台上游走,淡蓝色的氦-3等离子体在透明封装舱内缓缓流动,如同捕捉到的月光凝结成液态。
当“封装完成”
的绿色提示在2oo寸主屏幕上亮起时,她耳麦里瞬间炸开地球总部的欢呼声,声波通过电磁转换传来轻微的震颤。
“批1o吨氦-3燃料预计地球时间下周三抵达西昌射中心。”
运营总监的声音带着哭腔,“股东们已经在庆祝了,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实现月球氦-3商业化开采!”
全息投影中,地球会议室里香槟塔轰然倒塌,西装革履的人们互相拥抱,香槟飞溅的轨迹与指挥中心的氦-3流动形成奇妙的跨星际呼应。
林望舒调整了一下重力靴的松紧度,低重力环境让她的黑微微漂浮,梢扫过胸前父亲留下的月球岩石标本吊坠。
这块嵌在银质底座里的月岩带着微小的凹痕,是2o19年林昭远次登月时采集的,标本侧面用激光刻着“生态优先”
四个小字,在指挥中心的冷光下泛着哑光。
“各单位注意,封装舱进入转运轨道。”
她按下确认键,控制台旁的生态监测仪突然出短促的警报声。
红色的数据条疯狂跳动,月球车“玉兔三号”
传回的月壤样本分析报告强制弹出,铀-8的含量数值刺眼地标注着“标12”
,旁边附着的显微照片里,针状的放射性颗粒正沿着岩石缝隙缓慢扩散,像一群沉默的毒蛇。
林望舒的心脏骤然缩紧。
她迅调出父亲的“地外生态笔记”
全息档案,泛黄的纸页在空气中展开,第47页的月球极地水冰分布图上,林昭远用红笔标注的“生态警戒线”
与当前铀-8扩散的区域完美重合。
“氦-3开采量每增加1吨,水冰纯度下降o7”
的批注旁,父亲画了个简单的警示符号——正是广寒宫基地徽章上的平衡图腾。
“把玉兔三号的详细数据导给我,包括开采区周边三公里的岩芯样本。”
她对着耳麦下令,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月岩吊坠。
这块岩石的温度始终保持在17c,是父亲当年用特制保温盒带回地球的,他说“要让月球的记忆保持合适的温度”
。
此刻吊坠传来的温润触感,与屏幕上冰冷的标数据形成尖锐对比。
月球生态实验室里,周星辰正用镊子将抗辐射苔藓放入培养皿。
22岁的青年穿着白色实验服,额前的碎被无菌帽压得服服帖帖,动作间露出手腕上祖父周启铭送的星图手链——链节上的月球图案正好对准实验台的坐标。
培养皿中的苔藓在紫外线下泛着幽幽绿光,数据屏显示它们对放射性颗粒的吸附率已达7o。
“小周,把最新的苔藓吸附数据同步给指挥中心。”
林望舒的通讯请求突然弹出。
周星辰立刻调出加密传输界面,他注意到数据通道旁多了个红色的监控图标,但没多想——基地最近在升级安保系统。
当进度条走到99时,传输突然中断,屏幕弹出“权限不足”
的提示,后台日志显示数据被强制转移至张启明的私人服务器。
“奇怪,”
周星辰皱起眉,重新尝试传输,“林姐,你们收到数据了吗?这批‘月尘绿’苔藓效果出预期,要是能大面积培育,说不定能解决铀污染问题。”
他对着摄像头晃了晃培养皿,苔藓的荧光在他眼底跳动,像撒了把碎星。
林望舒的回复带着明显的卡顿:“没收到,你用紧急通道再一次。”
她瞥向主屏幕角落,张启明的在线状态从“离线”
变成“忙碌”
,而他的办公室就在指挥中心隔壁。
父亲笔记里的一句话突然浮现:“太空资源开最大的风险,从来不是技术故障,是人对风险的刻意忽视。”
半小时后,张启明的全息投影出现在指挥中心中央,他叼着虚拟雪茄,手指在开采规划图上滑动:“小林啊,别盯着那些小数点后的数字了。
总部刚来指示,下周启动月球背面的二号矿脉开采,那里的氦-3纯度比现在高4o。”
他圈出的区域在全息图上闪烁着金色光芒,恰好覆盖了林昭远标注的“生态敏感区”
。
林望舒的手指猛地攥紧:“张副总,父亲的笔记明确标注那里是月兔栖息地,而且地质结构不稳定,强行开采可能引月尘暴。”
她调出父亲拍摄的全息影像,画面里灰色的月面上,几只拖着长尾的月兔正啃食着耐寒植物,“我们的环保评估还没通过……”
“评估?”
张启明嗤笑一声,虚拟雪茄的烟雾在低重力下凝成球状,“等你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