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566章 局 深入研究

第566章 局 深入研究(1 / 2)

(作者:向阳舒展)

1971年春,5o7所的实验室宛如一座精密运转的钢铁堡垒刺鼻的消毒水味混着油墨气息,周明远坐在实验舱内,金属椅背的凉意透过单薄衣衫渗入皮肤。

面前机械臂缓缓递来当天的第12个信封,玻璃窗外,乾老戴着白手套,指尖深深掐进掌心,目光死死盯着脑电图监测屏,那些跳跃的波形就像跳动在生死线上的密码,每一次震荡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

“这次是丝绸质地的信封,里面是俄文诗歌。”

林昭远的声音从对讲机传来,带着一丝紧张的期待。

自从青海带回少年,这样的实验已经持续了整整三个月。

周明远抿着嘴唇,把丝绸信封贴在脸颊上,睫毛不安地颤动。

突然,他的瞳孔猛地收缩,喉结上下滚动:“第一句是……是普希金的‘我曾经爱过你’。”

记录员的笔尖“啪”

地折断在纸上。

周启铭几乎是撞开观察室的门,扑到监测屏前,快滑动鼠标调出数据:“注意!

他枕叶区的γ波强度达到了基础值的32倍!”

李砚秋则举着红外热成像仪,声音都在抖:“他右太阳穴附近的温度升高了18c!”

玄真子盘坐在角落,手中的桃木剑突然嗡嗡作响,铜铃震出细密的涟漪,惊得陈默差点打翻手中的刑侦记录册,墨水在表格上晕染开,像极了他们此刻混乱却又兴奋的思绪。

然而,兴奋并未持续太久。

当研究人员将信封换成金属箔材质时,周明远却接连三次摇头。

“感觉……像隔着一层厚厚的雾。”

少年攥着衣角,小脸憋得通红。

这个现让团队意识到,该能力对介质的穿透性存在明显限制。

此后的两周,实验室成了材料学的战场,他们尝试了棉布、塑料、牛皮等17种不同材质,每一次实验前,周启铭都会亲自检查密封环节,陈默则暗中观察周明远的微表情,李砚秋拿着放大镜反复查看信封边缘。

最终他们总结出规律:柔性非金属材料更利于“信息传递”

,而金属会形成强烈干扰。

为了进一步验证,周启铭设计了“动态信息”

实验。

他亲自焊接电路板,将滚动播放字母的液晶屏封入特制信封。

当机械臂将信封递出时,整个实验室鸦雀无声。

周明远盯着信封许久,最终无奈摇头。

但换成不断变换内容的手写纸条后,他又能准确说出部分信息。

“这说明他无法读取电子信号,但对传统文字载体有效。”

周启铭在黑板上飞写下公式,粉笔灰簌簌落在他洗得白的中山装上,“或许这种能力的本质,是对某种微观物理状态的感知?”

实验难度逐步升级。

从故宫博物院借来的明代密码信函被放在特制的防氧化箱中,甲骨文拓片经过三重鉴定才被允许用于实验。

周明远的表现时好时坏,遇到熟悉的文字体系,准确率能达到85,但面对完全陌生的符号系统,错误率则飙升至6o。

最令人困惑的是,当信封内放入抽象艺术画作,少年虽然无法描述画面细节,却能准确说出画作传递的情绪——恐惧、喜悦、愤怒。

这个现引了激烈的争论,林昭远在深夜研讨会上拍着桌子:“会不会是一种感官知觉?就像某些动物能感知次声波或地球磁场!”

周启铭则摔了一摞计算稿纸:“量子纠缠理论明明更有解释力!”

陈默冷不丁开口:“你们确定不是有人在玩更高明的把戏?”

乾老始终沉默地抽着烟,直到烟灰缸堆满烟头,才缓缓开口:“继续实验,把变量控制到极致。”

这句话成了团队的执念,他们开始挑战极限:在真空舱中测试、用强磁场干扰、甚至模拟宇宙射线环境。

转机出现在一次意外中,当实验进行到第87天时,实验室突然停电。

黑暗中,周明远的声音却格外清晰:“信封里……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众人用手电筒照明查看,现他竟完全正确。

这个现让团队意识到,视觉干扰对该能力并无显着影响。

此后,他们设计了蒙眼、隔音、隔绝嗅觉等极端环境测试,结果显示,周明远的能力始终稳定挥。

然而,随着研究深入,更多谜团浮出水面。

当使用放射性物质包裹信封时,少年能力未受影响,但长时间接触后出现头晕恶心症状;将信封浸泡在液氮中,他的准确率骤降;而用微波炉短暂加热信封,却意外提升了3o的成功率。

这些看似矛盾的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陷入困惑。

周启铭的量子模型修改了17版,每次推倒重来时,他都会盯着黑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呆;林昭远把自己关在图书馆三天三夜,试图从古籍中找到灵感;陈默则反复观看实验录像,逐帧分析周明远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19

最新小说: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顾靖泽白今夏小说名字 诡秘神国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炎灵珠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我在大唐当道姑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