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749局:神秘档案 > 第565章 局 曙光初现

第565章 局 曙光初现(1 / 2)

(作者:向阳舒展)

197o年的隆冬,5o7所的暖气片出沉闷的嗡鸣,将满室的紧张情绪烘得烫。

乾老握着电话的手微微颤,听筒里传来林昭远压抑着兴奋的声音:“青海现个孩子,能隔着信封读字,骗过了当地科委所有人!”

窗外的北风卷起雪粒,拍打着玻璃,却盖不住他眼底骤然亮起的光——在经历无数次被伪特异功能案例欺骗的失望后,这或许就是他们等待多年的那道曙光。

他不禁想起钱学森先生排除万难归国投身科研的坚定,此刻的5o7所,也正需要这样的信念去冲破迷雾。

三天后,西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12岁的周明远蜷缩在软卧包厢角落。

他瘦小的身躯裹着宽大的蓝布棉袄,手指紧张地揪着衣角,时不时偷瞄对面的李砚秋。

这位女研究员看似专注地织着毛衣,银针在指间翻飞,可余光却一刻也没离开过少年。

自从接到线报,李砚秋已经连续三天走访周明远的学校、邻居,确认他来自普通工人家庭,在校成绩中等,唯一的“特别”

,就是总能在猜灯谜时,准确说出密封纸条上的答案。

“小周,试试这个。”

当列车驶入华北平原,林昭远变魔术般掏出五个牛皮信封。

这些信封经过特殊处理,内壁涂有防透视涂层,封口处还贴着5o7所的防伪封条。

周明远踮着脚,小手接过信封时微微抖。

他深吸一口气,把信封贴在眉心,稚嫩的嘴唇翕动着:“第一个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第二个……”

随着一个个答案被证实,林昭远记录的钢笔在纸上划出凌乱的弧线,李砚秋手中的织针也忘了动作,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

抵达5o7所时,实验室里早已严阵以待。

周启铭守在脑电图仪旁,反复检查设备参数;陈默在角落里调试着微型摄像机,确保不会错过任何细节。

“开始吧。”

乾老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沉稳。

周明远费力地爬上特制的电磁屏蔽舱座椅,面前的机械臂缓缓递来新一批密封信封。

这次,信封里不仅有诗词,还混入了随机绘制的几何图形、用生僻字体书写的短句。

当少年准确说出第七个信封内的不规则六边形时,周启铭突然扯松了领带。

“暂停!”

他一个箭步冲进舱内,蹲下身子,用镊子小心翼翼地从少年耳后取下几根头,动作轻柔得像是在采集一件稀世珍宝。

经检测,头上没有任何微型摄像头或窃听装置。

而此时,脑电图监测屏幕上,o波与γ波正以诡异的频率震荡,这种脑电活动模式,与他们之前记录的7个案例都截然不同,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

“让玄真子来。”

乾老的指令一下,空气瞬间凝固。

道士盘坐在观察室,桃木剑上的铜铃无风自动,出清脆的声响。

“此子灵台清明,周身似有清气流转。”

玄真子的话让陈默皱起了眉头,这位刑侦专家立刻调出少年过去三个月的所有行动轨迹,仔细核查每一个细节,确认他没有接触过任何可能传递信息的人。

接下来的七天,堪称一场科学与神秘交织的“马拉松”

在全黑隔音舱内,周明远踮着脚,仅凭触摸信封背面,就准确分辨出用盲文书写的数字;面对用甲骨文、西夏文书写的密信,他也能给出懵懂却合理的猜测。

最震撼的是那场跨国验证——林昭远通过外交渠道,获取了三封未公开的外文信件。

当少年磕磕绊绊地翻译出法文信件中的“巴黎铁塔”

时,监控室里的法国籍翻译专家突然捂住了嘴,眼中满是震惊。

然而,团队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

周启铭坚持进行“干扰测试”

:在实验环境中加入强磁场、声波,甚至播放嘈杂的白噪音。

令人惊讶的是,除了偶尔捂住耳朵皱眉,周明远的准确率并未明显下降。

但当研究人员试图用麻醉剂让他进入浅睡眠状态时,其能力立刻消失,这表明该能力与清醒意识密切相关。

1971年春节前夕,5o7所召开保密会议。

会议室里,关于周明远的研究报告被装订成厚厚的蓝皮书。

乾峃昇坐在会议桌位,翻开结论页,上面写着:“初步判定,该案例存在科学无法解释的信息传递现象,建议成立专项课题组长期跟进。”

窗外的爆竹声隐隐传来,他望向实验室方向,那里的灯光依旧亮着——林昭远正在调整新的脑磁图仪,周启铭在计算量子隧穿的可能性,而陈默,还在反复核查着每一个可能的漏洞。

看着报告中周明远的照片,乾峃昇若有所思。

12岁的少年,如同一张白纸,却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这道来之不易的曙光,或许只是更大谜团的开

最新小说: 差一点我就碰到月亮 侯子高老师我保了 启禀殿下,世子今天还在装 女尊:大佬逃荒种田宠夫郎 原神钟离bg之小青龙穿越了 炎灵珠 我在大唐当道姑 神印:柔弱魔法师,只有亿点人脉 重生:每日到账1亿美金 女总裁保镖,怎么是我的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