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弟子愚昧,未能领会其中深意。
只是不知,这‘大义’与‘私欲’的界限,究竟由谁来定?
是天道,还是……人心?”
他最后一句问得极轻,仿佛自言自语,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向了尹志平内心深处可能自己都未曾清晰审视的领域——他那套看似完美的道理之下,是否隐藏着基于自身立场和优越感的“分别心”?
尹志平脸色微沉,他感觉这个扎克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听话。
对方的问话,总让他有种被隐隐窥破的不适感。
“界限自在道心!”
尹志平拂袖,语气冷了几分,
“你如今心性未定,胡思乱想,于修行无益!
还是好好抄你的经吧!莫要好高骛远!”
说完,他不再停留,转身快步离去,背影带着一丝被冒犯的恼怒。
扎克看着他离去的方向,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冰冷弧度。
“伪善之辈……”
他在心中再次下了定论。
一个连自身“行侠仗义”的动机都无法透彻审视,将教条置于真实人性之上,并以此获得道德优越感的人,其道心早已蒙尘。
他的“善”,更多是一种身份标签和行为准则,而非发自生命本源的领悟。
与尹志平的这番论道,非但没有解开扎克的困惑,反而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全真教这条“清净无为”、“压制欲望”的道路,并不适合他。
他重新坐下,目光落在《清净经》上,却不再抄写。
强行统一归于平和?
不,那或许是天性纯良、心无旁骛如郭靖的道路,但绝不是他扎克的道路。
他的路,或许在于……引导它们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个念头再次浮现,比之前更加清晰。
他不再试图去“遣散”那代表过往经历的灼热与阴冷,也不再排斥那源于超脱视角的虚无。
而是尝试以“观察者”的身份,更深入地“理解”它们。
那灼热,是他生存意志的体现;
那阴冷,是他适应黑暗的铠甲;
那虚无,是他俯瞰众生的起点。
它们都是“他”的一部分,是他力量的源泉,也是他道心的基石。
就在他沉浸在这种全新的“内观”中时,一个苍老而平和的声音在他身后悄然响起:
“心乱非劫,或是机缘。”
扎克心中猛地一凛!
以他的空间感知,竟然没发现有人靠近!
他霍然转头,只见一位身着极其破旧灰色道袍、须发皆白、满脸皱纹的老道士,正拿着一个破扫帚,慢悠悠地清扫着书架下的尘埃。
老道士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扎克一眼,那目光似乎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
“你不是心不静,”
老道士的声音如同枯叶摩挲,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你是心太多。”
扎克瞳孔微缩。这句话,宛如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