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佑笑着回答:“十一位,麻烦给找个大点的桌子。”伙计领着他们往里走,空气中立刻弥漫开饭菜的香气。有红烧肉的浓郁酱香,有糖醋鱼的酸甜味,还有炒菜时的葱姜香,馋得小石头直咽口水,悄悄拉了拉二丫的袖子:“姐,一会儿我要吃两大块红烧肉!”
伙计把他们领到一个靠窗的圆桌前,递上菜单。李天佑接过菜单,仔细看了看,又问了问孩子们的意见,很快就点好了菜:“来一份红烧肉,一份糖醋鱼,一份木须肉,再来个炒时蔬,还有孩子们爱吃的拔丝地瓜。”
徐慧真补充道:“再要四瓶汽水,给孩子们解解渴。”伙计应了声“好嘞”,转身去下单了。小石头一听有汽水,眼睛都亮了。平时家里只有过年过节才会买汽水,这次能敞开喝,可把他高兴坏了。
没过多久,菜就一道道端了上来。红烧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还冒着热气,油香扑鼻;糖醋鱼金黄酥脆,上面浇着亮晶晶的糖醋汁,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拔丝地瓜裹着金黄的糖丝,夹起一块,能拉出好长的丝。
徐慧真给每个孩子都夹了一块红烧肉,又给二丫盛了半碗米饭:“快吃吧,别客气。”二丫拿起筷子,小口小口地吃着,脸上带着满足的笑容。这红烧肉比家里做的更软糯,味道也更浓郁。
席间,气氛热烈又融洽。李天佑拿起茶杯,以茶代酒,站起身来,目光扫过围坐在桌边的家人:二丫坐得笔直,眼神沉稳秀丽;小石头正埋头啃着排骨,嘴角沾着酱汁;小丫乖乖地坐在秦淮如身边,小口吃着拔丝地瓜;承平和承安靠在徐慧真怀里,拿着小勺子挖着碗里的米饭。
钱叔端着茶杯,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秦淮如抱着小宝,正轻轻拍着他的背,小宝则在怀里吐着泡泡;杨婶看着孩子们,眼神里满是慈祥。看着这一大家子其乐融融的样子,李天佑心里充满了感慨和满足。历经了这么多磨难,如今终于有了安稳的生活,孩子们也都有了好的归宿,这就是他最想要的幸福。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有力:“今天是咱们家的好日子,静姝考上了好高中,石头也升了初中,我心里高兴。借着这杯茶,我想说几句。静姝,高中是新的开始,你底子好,又肯用功,以后继续努力,争取考上好大学;石头,你也长大了,上了初中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贪玩了,得收收心,好好读书,别让我和你嫂子失望。”
二丫放下筷子,认真地听着,用力点了点头:“哥,我记住了,我一定会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学习,不辜负你和嫂子的期望。”小石头也抬起头,嘴里还嚼着红烧肉,含糊不清地保证:“哥,嫂子,你们放心,我肯定好好学,以后再也不偷偷跑出去玩了!”
他那满脸酱汁、一本正经的样子,引得大家都笑了起来,徐慧真笑着给他递了张手帕:“先把嘴擦干净,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窗外,京城夏夜的闷热依旧,偶尔传来几声蝉鸣,可“华北楼”里的这张饭桌上,却充满了欢声笑语,仿佛驱散了所有的暑气和烦忧。二丫和小丫聊着学校里的趣事,小石头和承安玩着筷子游戏,钱叔和李天佑说着以前的往事,徐慧真和秦淮如则在一旁给孩子们夹菜,杨婶抱着小宝,轻轻哼着摇篮曲。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相互扶持,迎来收获时刻的温馨画面,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最动人的烟火气。
不远处的四合院里,贾家母子还在阴暗的屋里算计着,贾张氏正跟贾东旭说“下次得找机会问问李家,秦淮如都什么时候回家......”,贾东旭则在一旁附和着,满是嫉妒和不甘。两相对比,李家的光明与温暖更显珍贵。
饭桌上的灯光温暖明亮,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这个家的未来。生活或许还会有风雨,或许还会有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