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子的人。笑声、孩子的嬉闹声、碗筷碰撞的清脆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最动听的团圆乐章,这是李天佑平安归来的喜悦,是徐慧真卸下重担的轻松,是一家人历经磨难后终于齐聚的温暖,也是这个家重新焕发生机的模样。
“来,大伙儿都动筷子,千万别客气!”李天佑抱着怀里的小宝,腾出一只手举起酒杯,杯沿折射着煤油灯的暖光,里面琥珀色的酒液晃荡着,是酒馆地窖里珍藏了多年的陈酿,平日里他都舍不得拿出来。“今天没外人,就是家里人聚聚,庆祝我平安回来,也谢谢大家伙儿这半年多对慧真和家里的照顾!”
众人纷纷举起酒杯,玻璃杯与粗瓷碗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气氛瞬间热烈起来。温热的酒液滑入喉咙,带着醇厚的香气,驱散了白日的疲惫,也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
李天佑喝了口酒,目光先落在了梁拉娣身上,笑着问道:“婶子,前几天听慧真说,你们厂里现在搞技术评级了?我瞅着您这手艺,肯定没问题吧?”
梁拉娣本就性格爽利,闻言“啪”地放下筷子,一扬下巴,脸上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自豪:“那可不!上个月刚评完,咱评上三级焊工了!你是不知道,为了这评级,我前阵子天天晚上看技术书,眼睛都快熬瞎了。”她说着,自己先忍不住笑了起来,眼角的细纹都挤在了一起,“不过咱凭的是真本事,焊接的活儿没出过一次差错,就是理论考试差点把我绕晕乎了,那些公式定理,比焊钢筋难多了!”
她低头捏了捏怀里大毛胖乎乎的小脸,语气瞬间软了下来:“好在总算没给咱工人阶级丢脸,评上三级,以后工资也能涨五块多,正好给大毛多攒点奶粉钱,让他多喝点奶,长结实点。”大毛被捏得咯咯直笑,小手还抓着梁拉娣的衣襟,模样憨态可掬。
“要说厉害,还得是蔡叔。”李天佑又把目光转向坐在对面的蔡全无,语气里满是佩服,“我回来的路上就听街坊说,你现在把咱南门大街的供销社打理得风生水起,连区政府都点名表扬好几回了,是不是要高升去区里了?”
蔡全无还是那副不善言辞的老实模样,闻言脸微微泛红,连忙摆了摆手,憨厚地笑了笑:“啥高升不高升的,就是……就是尽量把份内的事做好。之前供销社里东西不全,价格也不透明,我就是想着把货备齐点,把价钱标清楚,让老百姓买着方便。”
他顿了顿,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上头……上头确实提过两次,想调我去区商业局当副主任,说那边缺个懂基层的。”
“这可是好事啊!”徐慧真立刻接话,眼里满是赞同,“商业局平台更大,能管更多事,也更能发挥你的才干,比在供销社视野开阔多了。”
蔡全无却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很诚恳,也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琢磨了好几天,还是算了。商业局里头规矩多,关系也复杂,天天开会、看文件,我怕自己干不来。不像在供销社,每天能看见街坊邻居,知道他们需要啥,能把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这些小事管好,让大伙儿买东西方便点、实惠点,我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