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仔细擦了擦,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碎了珍宝。孩子的皮肤娇嫩,她生怕擦重了弄疼孩子。旁边一位带着孩子的大嫂看到了,主动递过来一小包滑石粉。
“妹子,用这个给孩子扑点,能舒服点,我家娃也用这个。”秦淮如连忙道谢,接过滑石粉,倒了一点在手心,搓匀了轻轻扑在孩子的小屁股上,一股淡淡的清香驱散了些许异味。
接着,她从随身的小布包里拿出干净的尿布。这是她出发前连夜缝的,用的是柔软的旧棉布,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整整齐齐。她先把尿布展开,小心地垫在孩子身下,然后轻轻抬起孩子的腿,把尿布的边角对齐,再慢慢系好带子。孩子似乎觉得舒服了,也不再哼哼,反而伸出小手,抓住秦淮如的衣角,小眼睛亮晶晶地看着她,像是在撒娇。
“好了好了,咱们勇子又干净了。”秦淮如笑着捏了捏孩子的小脸,又把小被子重新裹好,开始哄孩子睡觉,动作麻利又细心。这期间,李天佑就一直稳稳地站在旁边,不仅挡住了来往的旅客,还时不时帮她递纸巾、拿尿布,眼神里满是心疼与默契。
李天佑知道,秦淮如刚坐完月子不久,身体还没完全恢复,在这么拥挤的环境里给孩子换尿布,肯定累得慌,他能多分担就多分担一些吧。
换完尿布,秦淮如把小勇子抱起来,轻轻晃着哄了一会儿,孩子很快又睡着了。她靠在铁皮箱子上,轻轻舒了口气,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刚才一直紧绷着神经,生怕碰到孩子,也怕打扰到别人,现在终于松了口气。旁边的大嫂看着她,笑着说:“妹子,你这当妈的真细心,孩子跟着你,遭不了罪。”
秦淮如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几分疲惫,却也藏着温柔:“孩子还小,不细心点不行。”她抬头看向李天佑,发现他正用袖子悄悄给她擦额头上的汗,心里顿时暖暖的。
虽然旅途艰辛,车厢简陋,但有丈夫在身边守护,有陌生人的善意相助,还有怀里孩子安稳的呼吸,她就觉得,再难的路,也能一步步走下去。只要能快点回到京城,回到那个有人等着的家,一切都值得。
李天佑重新调整了姿势,继续挡在她身前,低声说:“累了吧?靠在我身上歇会儿,我看着。”秦淮如点点头,轻轻靠在他的胳膊上,怀里抱着熟睡的孩子,听着车厢里的鼾声与火车的颠簸声,渐渐闭上了眼睛。虽然环境依旧简陋,但她的心却格外安稳。因为她知道,他们离家,越来越近了。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火车终于拖着疲惫的身躯,在铁轨上发出“哐当哐当”的沉重声响,像一位喘着粗气的老者,缓缓驶入京城火车站。晨曦的微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给拥挤的车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也照亮了李天佑和秦淮如布满倦意却难掩期待的脸庞。
小勇子在秦淮如怀里睡得正香,小嘴巴微微张着,嘴角还挂着浅浅的笑意,仿佛也感知到了即将到家的喜悦。
随着火车停稳,车厢里瞬间热闹起来,旅客们纷纷拎起行李,迫不及待地往车门外挤。李天佑一手拎着旅行袋,一手扶着秦淮如,小心翼翼地抱着孩子,跟着人流慢慢走出车厢。
刚踏上站台,一股熟悉的京城气息就扑面而来。没有东北边境的凛冽寒风,空气里带着春日的温润,还夹杂着远处早点摊飘来的油条香气,让两人紧绷了一路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
走出车站大门,眼前日思夜想的熟悉的景象让两人不由眼眶一热:不远处的灰色城墙在晨曦中静静矗立,砖缝里还留着岁月的痕迹,城墙上爬着的藤蔓冒出嫩绿的新芽;前门大街上已经热闹起来,行人们穿着各式各样的衣裳,有的提着菜篮去赶早市,有的推着自行车匆匆上班,还有小贩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着“大果儿——焦圈儿——”,京腔京韵的吆喝声清脆响亮,充满了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