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调查(2 / 3)

,听那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断断续续讲了四个小时,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符号与关键词;甚至为了弄清四合院当年的布局,她冒着被当成“可疑人员”的风险,多次去那片早已翻新的老街区转悠,找还住在附近的老街坊聊天,一点点拼凑出几十年前的场景。

    如今,关于李天佑父母牺牲一事的真相,总算像雾中远山般大致浮出轮廓,可这真相背后牵扯的复杂利益与权力网络,仍让她每次回想都感到触目惊心。那些看似忠厚的“好人”,竟是告密者;那些本该承担责任的革命者,却因私念延误了时机。

    更让她憋屈的是,重重阻力像无形的墙,挡在通往正义的路上:有人暗示她“别揪着陈年旧事不放”,有人说她“小题大做”,甚至还有人隐晦地威胁她“小心自己的工作”。可田丹从没想过放弃,她的抽屉里放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是那位南方老人给她的。

    照片上,李有水夫妇抱着年幼的孩子,站在钢铁厂门口,笑容朴实又温暖。她每次看到这张照片,就觉得自己必须查下去,为了这对英雄夫妇,也为了那句“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承诺。

    她伸手拿起桌角一份标着“绝密”的蓝色卷宗,封皮是厚硬的牛皮纸,上面用红色印泥盖的“绝密”二字已有些褪色,边缘因长期翻阅而微微卷起。手指拂过纸面,粗糙的触感仿佛能让她触到那段尘封的岁月,那些藏在平凡日子里的坚守,那些隐在烟火气中的勇敢。

    卷宗里,是李天佑父母李有水与张春妮的详细档案。档案第一页,贴着李有水的工作证照片: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头发梳得整齐,眼神明亮又沉稳,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

    档案记录显示,李有水是北平某钢铁厂的高级钳工,档案里记载,他的技术精湛到能凭手感校准0.1毫米的零件误差,有一次厂里进口的机器出了故障,外国工程师折腾了三天都没修好,他却凭着经验,用一把自制的工具,花了两个小时就让机器重新运转。

    厂里的领导想提拔他当车间主任,他却婉拒了,说“就想安安稳稳干活,照顾好老婆孩子”。田丹知道,这不过是他的保护色,他怕职位太高引人注目,影响地下工作。田丹仿佛能够看到,1945年的北平,李有水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戴着顶蓝色布帽,站在钢铁厂的车床前,双手握着操作杆,眼神专注得像在雕琢艺术品。

    生活里的李有水低调寡言,下班后要么直接回家,要么就在厂门口的小菜摊买点菜,从不参与工友们的喝酒打牌,因此人缘不算热络,却也没人说他坏话,大家都觉得他是个“踏实过日子的老实人”。

    张春妮的档案则简单些,主要记录了她的家庭情况:出身贫农,嫁给李有水后,成了全职家属,偶尔帮邻居缝补浆洗,或者去附近的小工厂做临时工,补贴家用。档案里的照片上,她穿着浅蓝色的土布褂子,梳着齐耳短发,嘴角带着温和的笑。

    她是典型的工厂家属,每天清晨天不亮就起床,给丈夫和儿子做小米粥和贴饼子,然后送儿子去附近的私塾;白天要么帮邻居缝补浆洗,要么去街口的杂货铺做点零工,补贴家用。街坊们都说“春妮是个好媳妇,脾气好,手也巧”,却没人知道,她缝补衣服时,会把情报藏在针脚里;去杂货铺时,会借着买东西的机会,与交通员传递暗号。

    可田丹知道,这些“老实人”“好邻居”的标签,只是他们的保护色。他们的真实身份,是潜伏在敌人心脏地带的地下交通员,隶属于北平地下党“铁流”小组,负责传递重要军事情报,还曾多次冒险掩护同志转移。

    卷宗里夹着的一份“铁匠”的证词,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工作:李有水利用在钢铁厂工作的便利,偷偷收集国民党军队的武器生产数据,每次厂里接到军方的订单,他都会趁着检修的机会收集情报。

    田丹想起那位中风老人的话:“有水和春妮,是我们这条线最可靠的人。”有一次,上级需要将一份标着“加急”的军事情报送到解放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天命妖女之不死捉鬼师 夫人要和离,侯爷追妻悔断肠 六零下乡:知青她有透视眼,带村考古奔小康 穿越修真界我天崩开局 爽翻!在无限世界白嫖系统奖励 肖雪燕吴云 百战百胜,从晋西北到长津湖! 踹掉渣男后,被他小叔撬墙角 噩梦使徒 太上武神诀吴云肖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