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物资(2 / 3)

变得无比具体。

    它藏在老汉桐油里的温度里,在战士冻裂却依然有力的手掌里,在老乡悄悄塞进帆布的干辣椒里,在自己脚下这条被风雪覆盖却从未断绝的运输路上。虽然早就知道历史的结局,但当亲身站在这片土地上,感受着风雪里的每一份温暖与坚韧,他心中残存的最后一丝忐忑,早已被一种滚烫的信念取代。

    当最后一箱物资被卸下车时,李天佑才发现自己的睫毛已经冻在了一起,眨一下眼都觉得刺痛。他呵出热气想融化冰霜,白气刚飘到眼前就被风吹散。远处的山峦间,隐约传来沉闷的炮声,像远方的闷雷,提醒着这里离战场有多近。他望着仓库里战士们忙碌的身影,有的在清点物资,有的在修补被风雪刮破的帆布,有的在给刚到的伤员裹棉被,突然明白了出发时队长说的“生命线”是什么意思。

    回程路上,风雪小了些,月亮从云层里钻出来,给雪野镀上一层银霜。李天佑哼起了刚学会的《志愿军战歌》,调子有些跑,却唱得格外用力。车灯在雪地上划出两道明亮的光带,像两把利剑,在无边的黑暗中劈开一条通往后方的道路。引擎的轰鸣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他知道,只要这运输线不断,只要还有人在风雪里坚持,胜利就一定会像这月亮一样,穿透云层,照亮每一寸土地。

    卡车驶过中朝边境的隐蔽界碑时,李天佑下意识抬头望向天空。远处的天际线上,一个黑点正缓缓移动,机翼反射着月光,像一只盘旋的乌鸦。是美军的侦察机,在夜色里窥探着运输线的踪迹。他立刻熄灭车灯,靠着月光继续前进,掌心沁出的汗在方向盘上冻成了薄冰。风雪再次大了起来,掩盖了卡车的踪迹,也掩盖了他眼底一闪而过的坚定,不管有多少困难和危险,这条生命线,他和战友们一定会守住。

    1950年深冬的朝鲜北部,严寒早已将大地冻得铁板一块。温度计的水银柱死死钉在零下四十度,呵出的白气刚离唇就凝成细碎的冰晶,簌簌落在结满霜花的睫毛上。放眼望去,低温像一张无形的巨网,将群山、峡谷、丛林尽数罩住,天地间一片肃杀的白。

    凛冽的寒风卷着冰碴子,呜呜地掠过崎岖的山路,如同无数把淬了冰的刀子,肆意切割着裸露的岩石、枯槁的树枝,也切割着每一个在风雪中前行的生命。连绵的群山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原本该是苍绿的松柏此刻只剩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抖索着伸向铅灰色的天空,大地一片肃杀。

    李天佑紧握着卡车的方向盘,掌心的冷汗早已在冻得发僵的橡胶套上结成薄冰,指关节因用力而泛出青白,每一次碾过冻土凸起的石块,这辆缴获的美式十轮卡都会发出“嘎吱嘎吱”的呻吟,像是不堪重负的老者在寒风中咳嗽。车斗帆布下的棉衣结着冰壳,连传动轴都裹着层厚厚的白霜,仿佛稍一用力就会冻裂。

    他能感觉到脚下的油门踏板冻得发硬,连换挡杆都需要用尽全力才能推动,低温让所有金属零件都变得僵硬而脆弱。作为志愿军后勤运输队的一员,他正跟随着一支刚入朝的部队在山路上艰难前行,车厢里满载的棉衣和粮食,是前线战士们对抗严寒的最后希望。

    作为志愿军后勤运输队的一员,他正跟着刚入朝的部队在山路上蜿蜒前行。队伍里的战士大多十七八岁,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军帽下露出的额角冻得通红,棉鞋在雪地上踩出深深的脚印,裤腿沾满了冰碴子,走起路来发出“咔嚓”的声响。一个背着电台的通信兵走在最前面,他的电线在寒风中绷得笔直,冻得发紫的手紧紧攥着天线,每走几步就要呵口热气搓搓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除了寒风的呼啸和引擎的轰鸣,再听不到其他声响,。远方的天际线偶尔闪过银光,紧接着就是美军战机引擎的轰鸣,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紧张与压抑。除了引擎的轰鸣和风雪的呼啸,听不到任何多余的声响,连战士们的呼吸都刻意放轻了,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远方的天际线不时闪过银光,紧接着便是美军战机引擎的轰鸣,那声音从模糊到清晰,又从清晰到模糊,又在盘旋片刻后渐渐远去,像死神的低吟在山谷间反复回荡,提醒着所有人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四合院:我老六从不明着对上众禽 胭脂看客 囚笼地球 李莲花的一百个亲戚 杀手之王归隐后,血洗都市 被甩七年后,高岭之花跪求当后爸 赘婿的万亿遗产:重生后我摊牌了 火影:从天而降落入柱间怀里 谁教他这么修仙的?张扬 木叶拜师,于斗罗成就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