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味道(2 / 3)

赛螃蟹’!用嫩豆腐炒鸡蛋,滴几滴香醋,您猜怎么着?比真螃蟹还鲜!再配碗小米粥,酸、鲜、软、烫,四味齐活。”他越说越兴奋,面杖在手里转得像花枪,“对了,再来道‘佛跳墙’!把海参、鲍鱼、鸽子蛋煨得烂熟,让那老毛子知道,咱们的菜不光能吃饱,还能吃出道道来。”

    田丹看着他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在莫斯科进修时,导师总说“食物是文化的镜子”。她翻开笔记本,在“中苏饮食文化交流”那页画了个火锅:“柱哥,要不咱弄个鸳鸯锅?一边辣,一边不辣,就像咱们和苏联,意识形态不同,可都奔着好日子使劲。”

    何雨柱把炖菜的铁锅坐上火,蒸汽模糊了他的眼睛:“田干部,您说的这些我不懂,但我知道做菜跟做人一样......”他往锅里撒了把葱花,香气顿时漫开,“甭管啥食材,搁对了地儿,都能出好味儿。就像您给解放军伤员做心理疏导,咱给人做饭,都是让人心里舒坦。只是这菜得取个什么名字呢?”

    “群英荟萃!”这时李天佑推门进来,肩头沾着夜露,手里拎着个油纸包:“给丹姐带的糖粥,街角老苏州的摊子。”他身后跟着二丫,举着个作业本:“田姐姐,这道算术题我算不出!”

    田丹接过本子,随手几笔就在上面画了只小松鼠,尾巴还卷着一道算式:“你看,把白菜和萝卜换成小松鼠和松果,是不是就明白了?”二丫眼睛一亮,拉着哥哥蹦蹦跳跳出去时不慎撞翻了醋瓶,何雨柱笑骂着拿抹布擦地,却在田丹递来的手帕里发现颗水果糖,上海冠生园的橘子味,是她托人从南方带的,“谢你的苏州菜。”

    田丹望着跳动的炉火,忽然觉得眼前的厨子比任何书本都更懂“和而不同”。窗外,月光给四季鲜的幌子镀上银边,她摸出钢笔在菜谱背面写:“烹饪即哲学,一菜一世界。”何雨柱凑过来看,把沾满面粉的手指按在纸上,留下个清晰的指纹,那是比任何签名都更鲜活的“中国味道”。

    四季鲜的后厨里,煤油灯在风箱声中明明灭灭,何雨柱的鼻尖沁着细汗,手里的面杖在面团上压出均匀的纹路。田丹掀开铝锅盖,蒸腾的热气扑上她的镜片,露出底下焖得酥烂的东坡肉:“柱子,伊万诺夫说苏联人吃饭讲究‘标准化’,连土豆烧牛肉都得称克数。”

    何雨柱“哼”了一声,把面团摔在案板上:“那叫吃饭?跟喂猪有啥区别!”他抹了把额头的汗,忽然从灶台底下摸出个粗陶罐子,“您瞧这豆瓣酱,我搁了十八味香料,晒足一百八十天,每回下锅都得顺时针转三圈,这叫‘火候里的规矩’,这能标准化吗?”

    田丹用竹筷蘸了点酱尝,咸鲜中带着微辣,尾韵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柱子,这酱里是不是加了麦芽糖?”

    “嘿,您这鼻子比狗还灵!”何雨柱得意地晃了晃罐子,“去年收的蜂蜜快过期了,我就着麦芽糖炒了三斤,没想到歪打正着。”他忽然压低声音,“我爹常说‘做菜得留后手’,这酱就是我的‘后手’。”

    田丹的手指摩挲着罐口的裂纹,想起档案里记载的“大食堂标准化菜谱”:“柱哥,您说要是把您的豆瓣酱写成配方,能推广到全国吗?”

    “推广?”何雨柱把面团切成细条,“我这酱离了四季鲜的灶台就不是味儿。就像您给伤员做心理疏导,能写本书让人人都当大夫?”他忽然笑起来,“不过要说推广,我倒想教苏联老大哥腌雪里蕻,冬天配玉米饼子,保管他吃得比伏特加还上头。”

    田丹掏出笔记本,记下“豆瓣酱配方:蚕豆、辣椒、麦芽糖、十八味香料”,忽然听见外头传来二丫的笑声。她望向窗外,李天佑正教小丫认菜单,煤油灯把三人的影子投在窗纸上,像幅会动的水墨画:“柱哥,您说伊万诺夫能理解‘妈妈的味道’这种事儿吗?”

    何雨柱把面条抖进沸水,筷子搅出个漩涡:“他要是没妈,就理解不了。”他往碗里浇了勺牛肉汤,“上回有个人跟我说,他娘做的手擀面能抻到窗台那么长。我给他煮了碗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小夫人超牛逼,夜少他超爱 平凡人生叶不凡 成全他和妹妹后,我替嫁,他悔疯 兼挑两房?我换嫁你亡兄牌位生三胎! 医妃凶猛,战神残王身娇体软 神经病正是成为王的理由 神农仙君 异界入侵?一把抓住炼化成游戏! 前夫你选白月光,现在后悔了? 流放不怕,手握交易系统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