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明(9 / 25)

振擅权七年,家产计有金银六十余库。 [64]

此时,明王朝流民问题十分严重。正统时期,流民问题几乎遍及全国。打破了明初确立的基层里甲控制体系。 [65]明王朝为榨取更多白银,加紧盘剥矿工,对闽、浙、赣部分山区实行封锁,1444年,叶宗留、邓茂七等发动起义,沉重打击了明王朝在闽浙的统治势力。此外,正统时期,英宗与王振连续发动对麓川的征讨战争(明征麓川之役),数十万人被征用,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

明朝灭元后,蒙古族各部经过几十年休养生息,逐渐强大起来。其中与明廷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一支称作瓦剌的蒙古部落,已成为明廷最大的边患。面对日益强大的瓦剌,朝臣多次上疏要求增加军备,整顿兵制,但都被王振驳回。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寻衅发兵,分四路向内地进攻。明廷由于多年军备废弛,军队不堪一击,瓦剌军很快就越过边塞,引起明廷一片混乱。 [316]王振为邀功讨宠,不顾军力疲惫,粮草不足,竟怂恿英宗集结五十万军队御驾亲征。 [66-68]结果明军出征仅一个月,大军回师至土木堡时,被瓦剌军追上,士兵死伤过半, [69]英宗被俘, [70]王振为乱军所怒杀, [71]史称“土木之变”。 [72]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64]

土木之变后,兵部侍郎于谦拥戴英宗弟朱祁钰即位,即明代宗,改元景泰。 [73]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决定坚守北京,整顿边防积极备战,随后南直隶、河南、山东等地勤王部队陆续赶到。 [74]同年十月,瓦剌军直逼北京城下。于谦率领各路明军奋勇抗击, [75]屡次大破瓦剌军,也先率军撤退。 [76]明朝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于谦力排众议,加紧巩固国防,拒绝求和, [77]并于次年击退瓦剌多次侵犯。 [64]

夺门之变

两度在位的明英宗朱祁镇

明代宗朱祁钰即位后,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政治上他广开言路,招贤纳士,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吏治为之一新。 [318]军事上,对于瓦剌的进攻趋势,采取抵抗到底的策略,在于谦等人的协助下,彻底改组了京师卫戍部队的指挥机构。对戍军的控制权原来由贵族和宫廷宦官分掌;戍军中的每个营完全自主,分别受训,并各由它自己的战地将领统率。 [319]但1450年,也先释放明英宗。 [78]然而代宗因为皇权问题不愿遣使迎驾,后又把英宗困于南宫(重华宫)软禁。并废皇太子朱见深,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不久见济病死,代宗迟迟不肯再立朱见深为太子。英宗、代宗因而严重对立。 [79]

1457年,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联盟,欲拥戴英宗复辟以求功赏。趁着明代宗重病之际发动政变。徐有贞率军攻入紫禁城,石亨等人占领东华门,立明英宗于奉天殿,改元天顺,史称夺门之变。 [80]之后废代宗为郕王,并且逮捕处死于谦。明英宗复辟后,略有新政,废除自明太祖恢复的殉葬。 [81]之后因内部政变流放徐有贞,因曹石之乱诛杀石亨、曹吉祥等人。

1464年,英宗去世,太子朱见深即位,即明宪宗,年号成化。 [64]成化初年,宪宗经历了两场政治风波,一是河南人刘通、石龙聚众在房县(今湖北)造反,短时之内相从者达数万之众,宪宗派官军镇压,很快平息,刘通被斩首,石龙逃窜四川;二是大藤峡之乱(藤峡盗乱),宪宗派官军镇压。宪宗时期,重用阁臣李贤等人辅政,于夺门以来诸政,重新厘正,以取得朝野支持。 [82]为于谦平反,恢复景泰帝帝号。但李贤去世之后,宪宗宠爱年长自己十七岁的万贵妃, [83]宠信宦官汪直、梁芳等人,怠于政事。晚年又好方术,以至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朝纲败坏,民不聊生。宪宗直接颁诏封官,是为传奉官,造成舞弊成风,直到孝宗时才全被裁撤。 [84]到成化十年(1474年),朝中难有直臣容身。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正月,吏科给事中李俊上书宪宗,直陈时政六弊,措辞十分激烈。宪宗被迫免术士李孜省之职,但对进谏大臣耿耿于怀,密书60余人姓名于墙壁,寻找时机贬逐。政治昏暗,奸臣当道,西厂横行不法,王室奢侈而官吏贪污盘剥,加上连年的水、旱灾,人民处于饥寒交迫、水深火热之中。 [317]

弘治中兴

主词条:明武宗南巡之争

中兴明朝的明孝宗

1487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重生,从救女市长开始 重返80年代,开局接盘娇妻三姐妹 宣布封心锁爱后,我遇上了心动对象 观想图网游:只有我能看见真实 摆烂上学?反手震惊清北! 反派:舔女主干嘛?女反派不香吗 替身不做了,傅总跪求复合 带三宝嫁大佬,随军海岛当团宠 小叔兼祧两房后,诈死夫君回来了 不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