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肆无忌惮地坑你。就像“杀熟”的骗子,专挑“熟人下手”,因为“熟人最容易相信他”。
请记住:能背叛你的,往往是你最信任的人。对熟人,更要保持边界和警惕,别让“信任”变成“被伤害的理由”。
8、反复说“真的”“你相信我”的人,往往藏着猫腻。一个人若心怀坦荡,说的话是真是假,不需要反复强调;可若有别的动机,比如想骗你买假货、想让你背锅,就会频繁说“真的,我不骗你”“你相信我,这事没问题”——因为他怕你看穿,所以用“强调”来掩饰心虚。
比如推销产品的人,反复说“这是真的进口货,你相信我”,可能根本是仿冒品;同事让你帮他做违规的事,说“真的没事,你相信我”,可能事后会把责任全推给你。
请记住:语言的力度,从来不是“说多少遍”,而是“有没有事实支撑”。越强调“可信”,越可能“不可信”——警惕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话术。
9、领导的“大饼”和“鸡汤”,听听就好,别当真。领导当众夸你“年轻人很有潜力”,可能只是场面话,想让你更卖力干活;领导说“我把你当兄弟”,可能只是管理手段,想让你更忠诚;领导承诺“任务完成后给你加奖金”,可能只是画饼,事后会找“项目没达标”“公司预算不够”的借口推脱。
职场里的“甜言蜜语”,大多是“有目的的安抚”。聪明的做法是:领导夸你,谢谢就好,别飘;领导说当兄弟,保持尊重,别越界;领导承诺奖金,先记下来,看实际行动。理性对待领导的话,别被“夸奖”冲昏头,也别被“鼓励”迷惑。
请记住:领导的话,要“听一半,忘一半”,重点看他“做了什么”——给你资源、给你晋升、给你涨薪,才是真的认可;只说不做,全是“空话”。
10、社会是舞台,每个人都在“逢场作戏”,别把客套话当真心。朋友聚会时,有人说“以后有事随时找我”,可你真遇到困难,给他打电话,他却推“我最近太忙了”;同事离职时,说“咱们常联系,以后多走动”,可转身就把你微信设成“仅聊天”。
这些“客套话”,就像舞台上的台词,说的人没当真,听的人别较真。你以为“他把你当兄弟”,其实他只是“场面话说得漂亮”;你以为“你们关系很好”,其实他只是“不想得罪人”。
不是社会太残酷,是你太幼稚,把“逢场作戏”当成了“真心相待”。请记住:成年人的社交里,“客气”不等于“亲近”,“寒暄”不等于“友谊”。看清这场“表演”,别让自己的真心,错付在“客套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