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
陈小旭特高兴,眉毛一翘:“姐姐做主就行!我都听你们的!你告诉我,我就很高兴了。”
张俪也不废话,换了余切来。
“喂?陈小旭?”
“是我。”
“你觉得我是留在本院,还是去文学院那边发展?”
陈小旭眼睛一转,答案不一样了:“你这人精力特别好,处处留情,现在都来找你了。既然你都不舍得,那你就哪个都不要放弃,平等的爱她们。”
余切无语了:“我说的是工作,你说的是什么啊!”
陈小旭哈哈大笑:“我看你哪个都不会放弃的!”
的确如此!
考虑一晚上后,余切的折中方案确实是“我全都要”,他既要做经济学院的副教授,也要做文学院的教授。
很快,丁校长也来劝余切:“学生希望你能在文学院任教,他们表达了意见。你要不……都去吧!”
原来,经济院和文学院的斗争传出去后,四月二十二号晚,在燕大用于学生聚会的大饭厅内,东墙上忽然贴有一句话:保卫我们的余老师!
这到底是哪个院来写的,已经无关紧要了。
因为这句话引发了燕大师生的激烈争论,甚至在大饭厅前有人动手,推推搡搡。经济学院和文学院的男生摆开架势,要为了争夺余老师而斗争。
燕大最怕学生闹事儿!学生也很敢于闹事儿!
哪一方失去了余切,都会成为软弱可欺的代表,在全校都抬不起头。
四月二十三号,经院和文学院两院的教职工开了一次大会,会上余切自己来做检讨:
“因为我个人的研究倾向模糊不定,促使大家遭受到这种冤屈,我感到非常惭愧!”
“我认为搞研究要低调,同时在两个学院担当教职过于高调,对我们学校风评不好……没想到,现在缺少了任何一个,反而会有损我们的风评!”
余切一口气说了一长串话。
最后道:“所以,我接受组织上对我的安排,愿意在两个学院都担当教职工作。”
会上掌声如雷。每一方都觉得自己胜利了。
原先那些脸都青了的扫地僧们,顿时笑得合不拢嘴,八十年代末有一批大师的离世潮,这些人赶在自己最后有影响力的时候,看到了继任者的到来。
消息传出来,学生也很开心。中文系85级的几位校园诗人聚在一起,为了“余切重新回到文学院”而庆祝,就连路不宣都破天荒的拿出自己的钱来打牙祭。
学一食堂。
程国平对几位朋友道:“余切回文学院,以后是一件要刻在碑上的大事情!”
“我们文学院看起来厉害,大师云集,实际不是那么回事。我们这一届人人都是状元,都是冲着那么多教授来的……可他们却没几个能真的教我们。”
“中文系的教授,多如牛毛;中文系的博导,一驳就倒。”
褚付军也说:“那些真有水平的大师们,现在已经到了弥留之际,实际教我们的却是人才青黄不接下的青年教师——中间的生力军真空了。和从前相比差得太多!”
“不是余切需要文学院,而是文学院需要余切——现在我们可以重新拍胸脯的说,我们又是第一名!”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