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的方式前行,解放掉所有同胞。
“我到今天仍然在模仿聂鲁达先生。”略萨说。“我相信我有一天会成为秘鲁的总统,至少也是政治上的大人物,然后结束掉秘鲁如今的混乱。”
的确如此,略萨目前是秘鲁的国会议员,三年后,略萨就会成为秘鲁的两位总统候选人之一,然后他输掉了大选。
余切询问:“聂鲁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略萨说:“你们中国人怎么看待聂鲁达?”
“热情,忠诚,热爱生活,才华横溢……”
略萨笑道:“这都不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在巴黎我遇见了聂鲁达,我发现他最明显的特质是骄傲。”
“骄傲?”
“是的。他年少成名,才华横溢,女人都爱他怜他,是总统的亲密战友,他怎么会不骄傲?”
这确实是余切没想到的事情。
但仔细想想并不奇怪。
因为大众对爱情文学的喜好偏爱,大多数时候,聂鲁达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写出很多情诗的情痴。大众喜欢这种故事,皇帝、将军、国王……都可以成为辗转反侧的恋爱脑。
所以得知聂鲁达有情妇时,很多人才不敢相信。
“爱是那么短暂,而忘却,是那么漫长。”
“如若我哭着醒来,那是因为梦见自己是迷路的孩子,穿过夜晚的树叶,寻找你的手。”
“因为你,当我伫立在鲜花初绽的花园旁边时,春天的芬芳使我痛楚。”
……
这都是聂鲁达写过的情诗。
然而,这些作品只是聂鲁达早期的作品。
事实是聂鲁达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明显不同的诗作风格,聂鲁达不可能是个穿越者,可以像余切一样左右互搏,风格大变,写出完全不符合自己心境的。
他晚年的时候已经较为成熟,他甚至有点寻得自在,看破了人间。
到晚年时,聂鲁达出了个自传叫《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余切找来这本自传的初版来看。
看完后得出一个结论:聂鲁达不可能是因伤心而死。
真正伤心而死的是哪种人呢?
大陆的诗人查海生。
他在生命结束前,写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首诗,诗里面很明显表达出对生的希冀,但一般来讲,人越是缺少啥,越是需要强调啥。
查海生写那首诗之前,被自己的女朋友甩了,而且经济极度拮据,而且在瞎几把练气功。
聂鲁达却不一样,他拿到了诺奖,老婆不仅对他忠诚,而且一定程度上容忍了聂鲁达的风流,聂鲁达更不缺钱,他长得也健壮高大(在上个世纪,至少175以上),没有任何道理因伤心而死。
《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这书的意思是“你们来看看,老子这辈子可真牛逼啊”。
所以,聂鲁达的死是有蹊跷的。答案不是来自于余切,而是来自于聂鲁达自己的诗。
光靠文学考证,这是不是有点勉强?
当然了,但是这可以作为一个疑点了。
查海生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在原时空查海生卧轨自杀后,一些文艺理论家,根据查海生的诗作,轻而易举的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