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布告贴出来了,虽然又加了免除一年赋税的条件,但愿意前往的依然寥寥无几。
对于这个结果,李倚其实早有预料。
他站在布告前,看着周边的百姓人来人往,但并没有人围上前来观看布告。
心中虽然有些失落,但并没有太多的失望之情。
他摇了摇头,转身离去。
既然如此,他也不再强求,毕竟留下来的百姓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怨不得别人。
李倚一边走,一边想着接下来的计划。
他已经定好了出的时间,就在新的一年第二天便出。
这样既可以让大伙过个好年,也不会耽误行程。
然而,在他心中,还有一件事让他有些担心,那就是前往福建的王承恩。
一晃一年多过去了,不知道他那边的情况如何了。
如果在他们未出之前,王承恩还没有回来,那该怎么办呢?李倚不禁皱起了眉头,暗自思忖着。
正在李倚担忧着王承恩之时,不知不觉间已经回到了县衙,刚进入房间忽听得外面侍卫传来通报。
“禀报大王,门外有一乞儿自称是王府内侍,请求面见大王!”
李倚先是一愣,随后心中涌起一股喜悦。
他连忙说道:“好!
快宣他进来!”
就在侍卫准备前去引见之时,李倚竟直接打开门冲了出来,把侍卫都吓了一跳。
“不用了,我亲自去迎接!”
侍卫大感好奇,他们是后面第二次扩军才加入亲卫队,并没有见过王承恩,因此自然不知道李倚为何如此看重这个乞儿。
果然不出所料,当李倚风风火火地冲到县衙大门时,门前正是王承恩,只是此时的他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
与一年前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让人几乎难以辨认。
李倚凝视着王承恩那憔悴不堪的面容,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他深知,从福建到长安这一路的艰辛,王承恩必定历经了无数的磨难和困苦。
王承恩一见到李倚,立刻像见到亲人一般,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声音哽咽地说道:“大王,奴婢历经艰难险阻,成功带回了占城稻种子!”
话音未落,他迅将肩上扛着的袋子卸下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了里面那珍贵的占城稻种子。
然而,李倚的目光并未落在袋子里的种子上,而是急切地伸出双手,将王承恩从地上扶起。
他轻轻地抚摸着王承恩的后背,安慰道:“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啊!”
这一幕让站在门口的侍卫们大为惊讶,他们从未见过大王如此失态,对这个突然出现的人也越好奇起来。
“好的,承恩啊,你这次可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我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你先去洗漱一下,换身干净的衣服,吃点东西,然后好好地休息一晚上。
明天我会给你安排一个全新的职位。”
李倚满脸笑容地扶起王承恩,语气诚恳地对他说道。
毕竟王承恩能够如此尽心尽力地为他办事,仅仅是因为他的一句话,就不辞辛劳地远赴千里之外去寻找占城稻,并且还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这实在是难能可贵。
无论如何,都应该给予他丰厚的赏赐和嘉奖。
“多谢大王!”
王承恩闻言,心中感激涕零,连忙跪地谢恩。
“来人,带王内侍下去休息!”
随着李倚的一声令下,立马就有两名侍卫赶了过来,带着王承恩下去换装洗漱去了。
见王承恩下去后,李倚摸着袋内的占城稻种子,满脸喜悦之情,这将是他未来立足天下的根本啊。
“来人,去叫张长史过来!”
李倚转过身又吩咐一名侍卫。
侍卫领命而去,不一会张全义便匆匆忙忙的赶了过来。
“见过大王!”
张全义向李倚行过礼后,便好奇地看着李倚正蹲在地上摆弄一些种子。
他自己也是个经常劳作之人,但他却从未见过这种种子。
不过,看到李倚那高兴的模样,张全义心想这肯定是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全义,你快过来看看!
这是我让人从福建带回来的占城稻种子!”
李倚此时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形象,蹲在地上,一见到张全义来了,就迫不及待地呼喊他过来。
张全义赶忙走上前去,蹲在李倚身旁,仔细观察起那些种子来。
他现这些种子与他平日里所见的稻谷种子有些不同,但具体有什么特别之处,他一时也说不上来。
“大王,这占城稻种子究竟有何稀奇之处?竟能让你如此高兴?”
张全义满心疑惑地问道。
“哈哈,全义,这个东西可不得了啊!”
李倚兴奋地解释道,“这占城稻耐旱早熟,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各种贫瘠的土地都可以种植。
而且,它还可以与晚稻搭配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