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唐末,开局就被软禁 > 一百三十六章 河东军消息

一百三十六章 河东军消息(1 / 2)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自打败李罕之至今,已然过去了一个多月。

转眼间,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而永宁城也即将迎来新的篇章。

就在那一日,张全义在城内张贴了一张布告,这张布告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整个永宁城掀起了轩然大波。

然而,城内的百姓们对于这张布告背后的深意却是一知半解。

毕竟,他们只是普通的民众,平日里过着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在经历了一段漫长而难得的安稳日子后,他们似乎已经渐渐忘却了自己所处的环境。

尽管张全义在布告中承诺免除赋税,但响应前往凤翔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让李倚感到颇为失望,他原本以为布告一经张贴,再加上免除赋税的政策,就算不能做到一呼百应,至少也会有大多数人愿意前往。

然而,现实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不过,李倚并没有责怪这些百姓。

他深知,对于这些好不容易才过上安稳日子的人们来说,远行无疑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毕竟,如果没有战乱,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踏出自己所在的县城。

而此次前往凤翔,不仅路途遥远,接近一千里之遥,而且途中还不知道会遭遇怎样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百姓们不愿离开家乡,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尽管响应前往凤翔的百姓数量有限,但报名参军的人数却相当可观。

这一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李倚推行的军中改革措施。

原本,高仁厚只打算招募满二十个团的兵力,但实际报名人数却远远出了预期。

经过与李倚的深入商议,高仁厚最终决定额外招募一些人,以补充李倚的亲兵队伍。

如此一来,李倚的亲兵队人数也达到了五百人。

可以说,城中的青壮年几乎都已投身军旅。

这样一来,尽管响应的百姓人数相对较少,但这些士兵及其随军家属的数量却占据了城内人口的大半。

如此一来,原本按照张全义所说的分散前往就没必要了,军队人数够多,足以护送这些随军家属安全离开。

至于那些不愿意跟随前往的百姓,李倚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听之任之,让他们自行面对未来的命运。

值得一提的是,那七百多名俘虏早在李振主动请缨去处理这件棘手事务后的第三天,就全部失踪了。

对于这一情况,李倚并未过多关注,只是大概听说李振使计让对方生了暴动,最后顺理成章的全部坑杀掉了。

具体怎样执行的李倚没有过问,只要能解决掉就好,毕竟已经突破人类底线的军队来说战斗力再强也是个不稳定的因素。

入夜,李倚正在听着河阳城中密探的回报:“禀报大王,李克用已经派出康君立为南面招讨使,李存孝、薛阿檀、史俨、安金俊、安休休为指挥官,率领七千骑兵驰援李罕之,目前大军已至昭义泽州。”

李倚大惊,万万没想到李克用的度如此之快,这样一来他们出的时间就要提早了。

“好了,你先退下吧。”

李倚挥了挥手,示意密探退下,随后安排侍卫叫来了李振,经过俘虏事件,他已经现李振这人适合做这种脏活累活。

不一会,李振就来到了李倚面前,向李倚行礼后,便懂事的站在一旁等待李倚的吩咐。

“兴绪,俘虏这件事你做得很好。

只是现在河东军到了泽州了,而且都是骑兵。

你对此有何看法呢?”

李倚的语气平静,让人难以捉摸他的真实想法。

李振凝视着李倚,试图从他的表情中解读出一些端倪,但李倚的脸上始终没有流露出明显的情绪波动。

“大王,依我之见,我们目前应当立刻启程。”

李振思索片刻后,果断地回答道。

李倚微微颔,表示认同李振的观点,接着说道:“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也正有此意。

不过,我们还需要想办法牵制住河东军,毕竟他们的骑兵度极快,我们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李振陷入了沉思,他深知河东军的骑兵实力强大,如果不能有效地拖住他们,自己的队伍恐怕难以逃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振终于开口道:“自上源驿事件之后,河东与宣武之间的关系已经势同水火。

我们可以派遣一名使者,将一封密信送给宣武,信中声称李克用正计划夺取河阳镇和洛阳地区。

这样一来,宣武必定会心生恐惧,进而派兵阻击河东军。

只要两军交战,河东军必然会被牵制住,无暇顾及我们。”

李倚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但两人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及将这个消息告知留在城中的百姓。

他们之所以选择隐瞒,也是考虑到李存孝的都是骑兵,如果朱温的军队未能及时赶到,那么至少永宁城内的百姓还可以替他们抵挡一阵,给他们争取更多的时间。

最新小说: 三国:开局岳飞重生成马谡 万兽之国(H) 凡女修仙:我在修仙界刷熟练度 冷书生(一受多攻)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王朝的腐朽 歌影山河 乖,再让我亲一口 快穿一章虐渣,纯爽 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