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叔叔们如此支持自己的感激,又有对自己能力和意愿的无奈,还有一种被推着走的无力感,一种身不由己的感觉。
他感激叔叔们的力挺,但又对自己的能力和是否适合这个位置缺乏信心,也缺乏足够的动力,这种矛盾让他非常痛苦,让他感到十分为难。
……
偌大的奉天殿里,很快就被陆续进来的官员们站满了,文武百官按照各自的品级和职位,各就各位,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朝会正式开始的那一刻,连呼吸都刻意放轻了,连咳嗽都尽量忍住。
文武官员全都悉数到位了,没有任何人缺席,老朱也是在众人的等待中姗姗来迟,他缓步走上那高高在上的龙椅,步履沉稳,表情严肃,他的出现让殿内所有的官员都立刻肃然起敬,挺直了腰板,目光聚焦于皇帝一身,目光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昨天晚上,老朱因为水泥试验成功的事情一时高兴,心情愉悦,批阅奏章比平时晚了半个多时辰,所以今天早上起床也就起得晚了一些,但他的精神看起来依旧很好,眼神锐利如常,看不出太多的疲惫,水泥的成功确实让他心情愉悦,连带着看奏章都顺眼了不少,处理政务也更有干劲,更有精神。
不过这个晚一些,也只是相对于老朱自己一贯的,非常早的上朝时间而言晚了一些,老朱日常都是天不亮就会到的,所以哪怕是今天起床晚了一些,他也依旧没有迟到,还是准时到达了,只是比他平时习惯的时间稍晚一点而已,并不影响朝会的正常开始,他对时间的把握一向很好,很有规律,是个勤勉的皇帝,是个守时的君主。
老朱稳稳地坐上了那把象征着最高权力的龙椅,定了定神之后,用他那双锐利的眼睛俯看下方的文武百官,他的目光缓缓地扫过站在个人的表情和状态,他的目光锐利而具有穿透力,让被看到的人都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不敢直视,生怕被看出什么不妥,生怕被发现问题。
文武百官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随意开口说话,偌大的奉天殿里鸦雀无声,十分安静,安静到连一根细细的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清晰的声响,大家都屏息凝神,等待着皇帝开口,这种极致的安静反而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压抑和紧张,心跳声都仿佛被放大了,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在上朝之前,在殿外等待的时候,大家互相之间嘻嘻哈哈,交头接耳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也不会有人追究,可是老朱到了之后,正式场合下,大家可不敢再如此随意了,每个人都必须屏息凝神,保持肃静,生怕自己发出一点不该有的声响,引起皇帝的注意,皇帝的威严让所有人都不敢在这个时候有任何放肆的行为,谨守臣子的本分,遵守朝廷的规矩。
而老朱在扫视了下方一圈之后,凭借着他多年掌控朝局的经验,很快就察觉到了今天朝会的气氛有些不同寻常,他感觉到一种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涌动,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在了酝酿之中,他的政治嗅觉十分敏锐,对朝堂的气氛变化感知非常准确,立刻提高了警觉,立刻加强了观察。
老朱已经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了,他对于这朝堂上的各种气氛变化感知是非常敏锐的,任何细微的不寻常都很难逃过他敏锐的眼睛,今天这种安静的表面下隐藏的躁动感觉让他很在意,他立即在心里提高了警惕,开始留意是哪些人表现异常,试图找出这异常气氛的源头,试图找出问题的所在。
老朱不由得微微蹙起了他那浓密的眉头,他的心中升起一丝疑虑和警惕,但表面上依然不动声色,维持着作为皇帝的威严和沉稳,他不想让莫测,保持着一贯的威严。
结果,还没等老朱按照惯例开口说“上朝”呢,朝堂上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抢先从文官的队列中站了出来,他的动作迅速而突兀,一下子打破了殿内维持的宁静,这个人的举动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想知道他要奏报什么,都想知道他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禀报。
只听那人用高昂的,清晰的声音说道,声音洪亮,在安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突出:“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这话说得中气十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着,他的声音成功地打破了殿内维持的寂静,也拉开了今天朝会议事的序幕,预示着今天不会平静地开始,预示着今天会有重要的事情讨论。
原本十分安静,落针可闻的奉天殿瞬间就像炸开了锅一样,虽然没有大的喧哗,但所有人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所有的目光此刻都齐刷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