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有一团火在烧,焦躁不安,坐立难宁,脑子里像是有一团乱麻,怎么也理不清。
然而还没等他细细思量呢,朱樉就打断了他的思索,不给他时间多想,故意打断他,不让他继续想下去,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故意为之,不让他有机会想明白,要让他一直糊涂着,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高明。
朱樉他是故意的,就是不想给朱棣思考的时间,不让他想明白,要让他一直糊涂着,这样才能显出自己的高明,胜他一筹,压他一头,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惹的,不是只有他朱棣聪明。
开玩笑,都知道这老四心眼子多,这要是被你丫的想久一些想明白了,还让本王如何装逼?那还怎么显摆?还怎么得意?绝对不能给你这个机会,得趁热打铁,不能拖延,要一举拿下,不能给他喘息的机会。
本着这想法,朱樉直接开口打断了朱棣的思索,不让他继续想下去,打断了他的思路,让他没法集中精神,只能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被动接受,像个学生听先生讲课,只有听的份,没有问的资格。
“是粮食!”
朱樉直接说出了答案,声音响亮,震得人耳朵发麻,在御书房里回荡,连梁上的灰尘都似乎被震落了些许,余音绕梁,久久不散,像是在每个人的耳边响起,敲打在心上。
“我大明的根本是粮食,是千千万万种粮食的百姓!这才是国家的根基,是最重要的东西,别的东西都比不上,都得靠边站,至关重要,关乎生死存亡,一点都马虎不得。”
“士农工商,士农工商,为何商排最后,而农尚在工前?这其中的道理你明白吗?你懂吗?好好想想吧!想清楚了你就明白了,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知道为什么商贾的地位不能轻易提升。”
“这天下没有了什么都可以,但唯独不能没有了粮食!粮食是命根子,是活下去的根本,是顶顶重要的东西,比金银财宝都要紧,不可或缺,一天都离不开,没有粮食,再多的钱也是废纸一堆。”
“粮食要是不够了,这天下,可是会大乱的!会出大问题的!会闹出大乱子的!后果不堪设想啊!连江山都可能保不住!动荡不安,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那才是真正的人间地狱。”
朱樉笑呵呵地看着朱棣,将当日朱煐和老朱之间的对话直接给通过他的嘴给重新说了一遍,原原本本地复述了出来,一字不差,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详详细细,生怕他听不明白,连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而随着朱樉说出这番话,朱棣顿时如遭雷击,整个人当即呆愣愣地站在了原地,像是被定住了一样,一动也不动,仿佛变成了一尊泥塑,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目瞪口呆,嘴巴微微张开,像是能塞进一个鸡蛋。
粮食……粮食…
是啊!
大明的根本是粮食!是种粮食的大明百姓!这才是最重要的!
别的东西都比不上,都得靠边站,金银财宝再多,没有粮食也是白搭,毫无用处,只能看不能吃,饿肚子的时候,金子还不如一个馒头实在。
原本朱棣的脑子就转得快,只是有一些关窍没有人点醒想不通,而如今朱樉已经说的这么明白了,几乎是一瞬间,朱棣就想明白了为什么稷下学宫不增加商贾入学名额的原因所在,恍然大悟,一下子全明白了,如同醍醐灌顶,眼前豁然开朗,茅塞顿开,心里头亮堂堂的,像是点亮了一盏灯。
朱樉说的不错,看来中兴侯确实是想要提升商贾的地位以此换取更多的钱粮,可看来,父皇他给否了,没有同意,不允许这么做,担心会动摇国本,影响到天下的根本,引发动荡,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到时候就不好收场了。
朱棣不由苦笑,心里头五味杂陈,说不出的难受,像是打翻了调料瓶,什么滋味都有,酸甜苦辣咸一齐涌上心头,百感交集,喉咙里像是堵了什么东西,说不出话来,只能无奈地摇摇头,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他明白,这五百万两银子是真的保不住了,他输了,输得很彻底!一败涂地,没有一点挽回的余地,只能认命了,乖乖地把钱交出去,无可奈何,像是被人抽走了脊梁骨,整个人都垮了,连站着的力气都没有了。
稷下学宫只敢卖出十个名额,生怕让商贾的地位得到太大提升,影响到社会的风气,动摇国家的根本,造成不好的后果,引发动荡,到时候就不好收拾了,难以控制,会出大乱子,连朝廷都镇压不住。
眼下虽然商贾赚钱赚得多,大明社会地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