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朱允炆按耐不住了(8 / 10)

破这一点,没有说穿,没有点明,他选择了沉默,像一块石头,不言不语。

他觉得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和朱允炆计较,今天他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不想节外生枝,破坏了自己的好心情,那得不偿失。

今天老朱的夸赞已经让他感到十分满意,虽然说没有能成功震惊到老朱,可眼下这个结果也是朱棣很愿意接受的了,他很满足,很高兴,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心里踏实了。

他不想破坏这份好心情,不想因为朱允炆而影响了自己的情绪,那不值得,朱允炆还不配让他动气。

.....

老朱听着朱允炆的话,俯看下方的朱允炆淡淡地扫了一眼,目光深邃,看不出情绪,看不出想法,像一口古井,深不见底。

他的表情很平静,让人猜不透他在想什么,但那股无形的威压却让朱允炆不由得紧张起来,手心冒汗,腿肚子有些发软。

朱允炆的言下之意朱棣都能轻易听出来,老朱又如何能听不出来呢?他心知肚明,他心里清楚,像明镜似的,照得清清楚楚。

他太了解这些子孙的心思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像孙悟空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再怎么跳腾也没用。

这小子是在刻意表功,想要引起自己的注意,让自己关注他,让自己夸奖他,动机一目了然,太过明显。

老朱觉得朱允炆太过急功近利,不够沉稳,还需要多加磨练,离他期望的标准还差得远,远远不够格。

老朱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心中有些不以为然,觉得他太着急了,太沉不住气了,像个毛躁的猴子,上蹿下跳。他对朱允炆的表现有些失望,觉得他还需要更多的历练才能成熟起来,现在还上不了台面,难当大任。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啊,这小子差朱煐那小子可差远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没法比较,无法相提并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

老朱在心里暗暗比较着朱允炆和朱煐,觉得朱允炆远远不如朱煐,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性,都差了一大截,让他摇头,感到失望。

百官尚未上朝就忍不住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表功,看着脸上难掩兴奋之色的朱允炆,老朱心里头默默地摇了摇头,感到有些失望....觉得他不够沉稳,不够成熟,担不起大事,还需要好好打磨。

他觉得朱允炆还需要更多的历练,才能担当大任,现在的他还差得远,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石头,棱角分明。

“嗯,允炆你也干得不错。”老朱点了点头,也给朱允炆随意夸了一句,语气平淡,没有什么感情,像在念一句无关紧要的台词,敷衍了事。他觉得这只是客套话,没必要太过认真,随口应付一下罢了,免得他再纠缠,没完没了。

“多谢皇爷爷夸奖,允炆做的不算什么。能为皇爷爷分忧就好,这是孙儿应该做的。”朱允炆话虽然说的谦虚,可那脸上的表情,裂开的嘴角都已经快要咧到耳根了,明显压抑不住内心的喜悦,很高兴,很得意,像是捡到了宝贝,恨不得告诉全世界。

他觉得自己的目的达到了,皇爷爷终于注意到他的努力了,这趟没白来,这一番表现值了。

这副模样看的朱棣也是直翻白眼,觉得他太过沉不住气,太容易表现出来,太不成熟,像个没见识的乡下小子,得了点好处就喜形于色。

他觉得朱允炆还需要多磨练,这点小成绩就得意忘形,难成大事,终究是格局太小,眼界太窄。

老朱心里头暗暗地摇了摇头,对比越发鲜明,觉得两人差距很大,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云泥之别。他对朱允炆的表现越发不满意,觉得他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期望,扶不起的阿斗,让他感到无奈。

老朱不由得就想到了朱煐那沉稳的样子,不骄不躁,不动声色,像一口深潭,波澜不惊,深不可测。

他觉得朱煐才是真正能成大事的人,那份定力和气度,是朱允炆远远比不上的,那是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别人学不来。

这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差距实在太明显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无法比较,判若云泥,根本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老朱在心里感叹着,觉得朱允炆远远比不上朱煐,无论是能力还是心性,都差得太远,让他连比较的兴趣都没有,觉得是在浪费时间。

要是没有朱煐的话,朱允炆的这些问题都能被归结于还年轻,还能改,还有塑造的空间,可在有了朱煐作为对比之后,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农民将军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古人看我玩原神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