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太让人意外了,太让人吃惊了,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他之前一点都没有察觉到。
朱棣从未想过老朱会对他如此关注,他原以为自己早已被遗忘在角落,像一件旧兵器被搁置在库房里,蒙上了厚厚的灰尘。
这让朱棣也明白了,今天估计是没有给到老朱什么太大的惊喜,没有让父皇感到惊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一切都在父皇的掌握之中。
毕竟蒋瓛一直盯着燕王府的话,那燕王府的每天进项基本应该都是出现在老朱的案头,既然是早就知晓的,那自然就谈不上什么惊喜可言,一切都在掌握中,都在预料之中,他的那点成绩,父皇早就清楚了,像是看穿了他所有的把戏,了如指掌。
可这其实并不重要,惊喜不惊喜的无所谓,不重要,此刻他已经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重要的是父皇他一直在看着本王啊!一直在注意着我的一举一动!一直在关注着我!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比什么都强,比打了胜仗还让人高兴,是从心底里涌出来的欢喜。
在父皇的眼里,本王竟然如此重要吗?重要到要派人专门盯着?重要到要时刻关注?
这个想法让朱棣感到既惊讶又欣喜,他感觉自己这些年的努力似乎并没有白费,所有的隐忍和付出都有了回报,像辛勤的农夫终于看到了丰收的景象,金灿灿的谷物堆满了仓。
......
朱棣原本以为老朱对于自己压根就不怎么在乎,老朱的心里只有天下大事,只有那些永远忙不完的政务,只有国家大事,没有他的位置,他只是一枚无关紧要的棋子,用的时候拿起来,不用的时候就放在一边。
他觉得自己在父皇心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就像路边的一棵草,无关紧要,自生自灭,不会得到额外的关注。
可没想到,每日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老朱居然还特意让蒋瓛这个锦衣卫头头,时刻关注着自己燕王府的一举一动!这真是太出乎意料了!太让人意外了!完全打破了他之前的想法。
这说明父皇还是在意的,还是在关注他的,他并没有被完全忽视,这发现让他心头一热,像有一股暖流淌过。
朱棣开办这个燕王府学宫,联手朱允炆,最开始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和朱煐打擂台,争一口气,不能输给他,不能被他比下去,要把丢掉的面子挣回来,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燕王不是好惹的。
他觉得自己被朱煐轻视了,心里很不服气,那股火一直憋在心里,烧得他日夜难安,寝食难宁。
他咽不下心中的那口气,觉得被羞辱了,觉得没有面子,堂堂燕王的威严扫地,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他堂堂一个燕王,怎么能被一个臣子如此对待?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像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不上不下,难受得很。
大约一个月前刚入京城就被朱煐以纵马之罪名,用大明律逼得应天府府衙将他打入大牢关押,这让他很没面子,很丢人,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一想起来就隐隐作痛。
这件事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像一根刺扎在心里,稍一触碰就疼,提醒着他那段不愉快的经历。
他后来见朱煐确实是有些能耐的,于是不计前嫌,主动低头想要拉拢朱煐,将之前的事情一笔勾销,不再计较,不再追究,他觉得大丈夫能屈能伸,为了大局,个人恩怨可以放在一边。
他觉得如果能拉拢朱煐,对自己也是有利的,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而且是个有能力的敌人,化敌为友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朱棣在朝堂上多次开口为朱煐讲话,替他解围,帮他说话,为他辩护,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他觉得自己已经表现出了足够的诚意,放下了身段,给了对方台阶下,仁至义尽了,对方应该能感受到他的善意。
结果当日朱煐被封为中兴侯,在举办庆功宴的时候朱棣却被拦在了门外,连大门都没有能够进一步!被拒之门外!被挡在外面!
这让他感到极度难堪,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当众打了一巴掌,所有的尊严都被踩在了地上,碎成了粉末。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啊!让人无法接受!让人感到极度羞耻!他从未受过这样的侮辱,这比打他骂他更让他难受,像是一把钝刀子割着他的心,慢慢地折磨着他。
于是一怒之下朱棣当即联系上了同样被朱煐拒之门外的朱允炆,想要和朱允炆联手,要给稷下学宫造成一些麻烦,给朱煐这嚣张的家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