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大朝会(2 / 7)

家争着抢着前来,场面十分热闹,门槛都快被踩平了,人来人往,连续不断,像赶集一样,挤得满满的。

燕王府学宫开办的原因就是朱棣和朱允炆想要和朱煐比试比试,分出个高低,他们不愿意落在后面,想压过对方一头,证明自己并不差,也有本事,不是好欺负的。

朱煐封侯的庆祝宴会上,两人被朱煐给关在门外,吃了闭门羹,朱棣受不了这个气,心里非常不满,觉得脸上没光。

于是朱棣联手朱允炆想要给朱煐制造点麻烦,让他不痛快,于是就弄出了这么个燕王府学宫,打算分庭抗礼,和朱煐对着干,争夺影响力,不让他一个人出尽风头,也想从中分一点好处,分一份利益,好叫朱煐知道厉害。

燕王府学宫开办的每一个步骤几乎都是一比一照着稷下学宫来的,从章程到规矩,都是这样,没有太大区别,连小细节都原样照搬,生怕有哪里不一样,完全模仿,不敢越过界限一步,生怕出了差错。

但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就算是老朱也感觉到惊讶,心里颇为震动,有些想不到,他没料到会这么顺利,这么快就弄到这么多银子,实在出乎意料,比他想的要快得多,心里暗暗称奇。

他一开始就紧紧盯着朱棣这边的动静,所以朱棣自以为藏得很好,做事隐秘,想要赚到五百万两银子之后把五百万两银子摆到老朱面前,让老朱震惊,给他一个惊喜,让他对自己另眼相看,重新评价自己。

让他也看看他这个儿子也不是吃素的,也有几分本事,不是平庸无能的人,可以担当重要任务。

可实际上,所有这一切,都在老朱的眼皮子底下,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任何秘密可言,连朱棣哪天见了什么人都一清二楚,了如指掌,就像看戏一样,台上人怎么表演,他都看得分明。

毕竟这筹办银子的事情不是他第一个想出来的,算不上新鲜,之前已经有人做过了,不算什么独创的事情,不过是跟着别人的路子走,照着样子画葫芦,捡别人说过的话,没什么稀奇的。

那天朱煐几天之内筹办到四百六十三万两银子的惊人举动之所以能够让老朱震惊,老朱也并不清楚,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这玩意儿是朱煐第一个想出来的。

老朱压根就没有做过任何的心理准备,更是没有让蒋瓛专门盯着这个方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完全没有预料到,所以才会那么吃惊,眼睛都瞪圆了,嘴巴都合不拢,愣了好一会儿,半天没说出话来。

而现在的情况和当时朱煐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相提并论,有着天和地那么大的差别,老朱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心里早就有数了,不再感到意外,就像看一场已经知道结局的戏,平平淡淡。

有了稷下学宫像珍珠美玉在前面,老朱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同时让蒋瓛时时刻刻盯着燕王府学宫,布下了天罗地网,严密监视,确保万无一失,连一只蚊子飞过都要看清楚是公是母,任何小细节都不放过,盯得死死的,一点空隙都不留。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小动静都是瞒不过锦衣卫的眼睛的,可说是滴水不漏,毫无破绽,所有一切都尽在掌握,翻不出手掌心,逃不过监视,就像孙猴子逃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再怎么跳腾也没用。

“走吧,咱好歹也是燕王府学宫的祭酒,挂了个名头,今天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却也有咱的一份功劳,虽然这功劳不大,但总归是有的,不能完全忽略,咱也得去看看,亲眼瞧瞧,看看这热闹。”

老朱说着,慢慢站起身来。

“这五百万两,朝廷收个四百万两,充实国库,他不犯毛病,理所应当,再合适不过了,剩下的留给燕王府作为开销,他们也能宽裕些,手头活络点,好办事。”

他一边说一边整理衣袖。

老朱咧嘴笑了,露出了牙齿,显得很开心,笑容中带着几分满意,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像一朵绽开的花,层层叠叠。

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笑之下褶皱更深了,沟沟坎坎,如同干涸的土地,留下了岁月的痕迹,那皱纹一道一道刻画出年轮的印记,深深浅浅,记录着过往的沧桑,像树桩上的年轮,一圈一圈。

如今的老朱年岁已经不小,眼下是洪武二十五年,这一转眼,老朱当皇帝都已经当了整整二十五年了,光阴似箭,时间过得真快,仿佛昨天还是壮年,今天就已经老了,头发也花白了,胡子也白了,走路也慢了。

老朱从壮年到了老年,变成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如何拯救德意志 古人看我玩原神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