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陈钰身上,等待他确认这个猜想,看看他会不会点头,承认大家猜对了,是不是这个意思。
房间里鸦雀无声,都在等陈钰的回答....
陈钰笑着点了点头,肯定了胡老三的说法,证实了他的猜测,让大家心中的石头落了地,知道自己想对了。
他的笑容很温和,带着赞许的意思。
“不错,不愧是胡老板!果然一点就通,脑子转得很快,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想到了关键处。”
他朝胡老三投去赞赏的目光,胡老三也回以微笑。
“燕王府学宫看似一天之内从不少商贾手里卖出名额,换来了几十万两,乍一看数额不小,可仔细一想,其实远远不如中兴侯开办的稷下学宫,两者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不是一回事,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没法比。”
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几分激昂。
“我们这些人入学,每个人都交了几十万两的费用,而燕王府学宫那边,一个名额只要五万两。各位都是做生意的,这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都清楚,不用我多说,道理很浅显,一想就明白,再清楚不过。”
他摊开双手,做了一个比较的手势。
“这物........以稀为贵啊!东西越少越值钱,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大家都懂的,不需要我多解释,都明白这个理儿。”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回荡,每个字都敲在众人的心上。
........
胡老三的府宅里。
皎洁的月光洒在院落中,像铺了一层薄薄的银霜,把整个院子照得通明,树影在地上轻轻晃动,随风摇曳,忽长忽短。
月光下的青石板路泛着清冷的光。
晚风轻轻吹着,扫过地上的落叶,发出瑟瑟的响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时有时无的,像是在为书房内的讨论伴奏,增添了几分意境。
那声音很轻,却传得很远。
静谧的夏夜里,只剩下书房中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商贾们还在热烈地讨论着,声音时高时低,气氛十分活跃,与外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从窗外看去,能看到他们激动的手势和专注的神情。
烛火摇曳,映在一众商贾的脸上,把他们的脸照得发红发亮,每个人的表情都清晰可见,有沉思的,有激动的,有担忧的,各不相同,心思各异。
烛光在他们眼中跳跃,闪烁着不同的光芒。
整个房间随着陈钰的发言,气氛一下子凝住了,所有人都不再说话,都在认真思考他刚才说的话,细细品味其中的道理,衡量着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影响。有人摸着下巴沉吟,有人低头不语,有人目光闪烁。
每个商贾的眼中都闪烁着一抹精明的光芒,大家心里都在默默衡量、计算,盘算着其中的利害关系,各自打着算盘,思考着下一步该怎么做,该怎么应对。
这些都是久经商场的老人,自然不会轻易被表象迷惑。
在场的商贾无一不是商界中的佼佼者,站在大明商界金字塔顶端的人物,都是见多识广的人,经历过不少风浪,什么场面都见过,什么情况都遇到过。
他们的判断往往准确,眼光毒辣。
陈钰所说的道理,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其中的深意,都明白他话里的分量,知道这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有他的道理。
有人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何利用这个局面。
都是做生意的,“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谁不懂?这是经商的基本常识,从小就知道的道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更是深有体会,再熟悉不过了。
这个道理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商业智慧。
稀缺的资源,价格自然就高;反过来,贵的东西,也必然有它贵的理由!
这是市场规律,大家都深有体会,在各自的生意中都验证过这个道理,都知道这是对的。
有人回想起自己经营的商品,越是限量发售的,越是能卖出高价。
虽然反过来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十之七八是说得通的,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成立的,很少有例外,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都认可这个说法。这个规律在商界屡试不爽。
在人的固有印象里,贵,就是有贵的道理。价格高往往意味着品质好,这是大家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