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忽然听得门外宫人的声音,打破了室内的安静,如同平静的水面扔进了一块石头,激起层层波浪,惊动了水中的鱼,让两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紧张得不行,不约而同地站起身。
吕氏和黄子澄纷纷猛地站起来,急着向外看去,恨不得马上冲出门去,迎接朱允炆,打听清楚,想知道结果如何,心情迫切,眼睛紧紧盯着门口。
而与此同时,朱允炆也已经到了门口,推门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眼角眉梢都透着高兴的神色,整个人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看起来心情很好,喜悦表现在脸上,连眼睛都在发光。
吕氏和黄子澄还没有来得及迈步出门,朱允炆就已经进来了,脚步轻快,显然心情很好,这让两人心中顿时踏实了不少,像放下了重担,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放下心来,相视一笑。
吕氏和黄子澄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朱允炆的脸上,仔细看着他的表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试图从中看出些什么,观察脸色,想从他的表情中看出线索,猜测结果,心跳不由加快。
两人第一时间就看到了朱允炆脸上那藏都藏不住的笑容,心中的重担这才落下,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互相看着笑了笑,高兴表现在脸上,终于放下心来,脸上露出喜色,眉头舒展开来。
吕氏看向朱允炆,试探着开口,声音带着一点发抖:
"允炆,你皇爷爷...可是答应了?
"
她紧张得连手中的手帕都捏得紧紧的,手指关节发白,显示出内心的紧张,忐忑不安,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朱允炆的嘴巴。
黄子澄此时也十分紧张地盯着朱允炆,连呼吸都停住了,生怕听到不好的消息,心脏怦怦直跳,像打鼓一样,等待着他的回答,集中全部注意力,身体微微前倾。
朱允炆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肯定地说道:
"皇爷爷答应了。
"
语气中满是放下心来的轻松,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眉开眼笑,显然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心情愉悦,声音都比平时响亮了几分。
当即朱允炆就将自己进入御书房之后发生的事情给黄子澄、吕氏生动形象地讲了一遍,语气中满是兴奋,连说带比划,将当时的场景再现,十分逼真,让两人仿佛亲身经历一般,听得十分入神,不时发出惊叹。
黄子澄和吕氏两人听得眉头不停跳动,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心情随着朱允炆的讲述而起起落落,好像亲身经历一样,感同身受,完全沉浸在他的讲述中,神情专注,连茶水凉了都没注意到。
听完之后,两人都是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互相看着笑了笑,眼中的担心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喜悦,心里乐开了花,对这个结果感到十分满意,满脸笑容,连连点头。
吕氏笑道,语气轻松了许多:
"看来陛下是支持我们的,这真是太好了。
"
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沐浴在春风中,心情变得愉快起来,眉开眼笑,连声音都轻快了许多。
"事实上本来就是这样,毕竟我们开学宫如果能从商人手中筹集到银两,对朝廷也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好事,陛下英明,自然不会拒绝。
"
黄子澄轻轻摸着胡须,点了点头笑道,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心中已经开始计算下一步的计划,思考着如何让利益最大化,筹划安排,准备大干一场,计划未来,脑中飞快盘算。
......
东宫这边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棣的府上,传递消息的下人走得很快,不敢有丝毫耽误,生怕误了重要事情,不停地赶往燕王府,不敢怠慢,额头上满是汗水。
既然双方已经达成了合作关系,那自然是要在第一时间互相通报消息,确保计划顺利推进,任何延误都可能影响整体,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后悔莫及,必须小心行事,紧密配合,互相照应。
所以在朱允炆回到东宫,吕氏和黄子澄知道了老朱答应当这燕王府学宫的祭酒之后,马上就派人将这个好消息传递给了朱棣,生怕耽误了时间,影响后续安排,打乱整个计划,导致失败,让之前的努力白费,急忙传递消息,派了得力的人去。
朱棣收到消息之后也没有闲着,马上就命人将这个消息给散布了出去,一时间燕王府上下都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