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虽然在那之后,他“萎”了。
但朱煐很清楚,那不是真的萎靡,更不是影响力的衰退。
那只是一头猛虎,暂时收起了自己的利爪与獠牙。
他只是单纯地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担心被老朱清算,所以主动选择了收敛与蛰伏。
这份隐忍,比他之前的张扬霸道,更显其城府之深。
只要他想。
他随时都能在朝堂上再度掀起惊涛骇浪。
这份实力,任何人都无法忽视。
朱煐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叩击,发出极富节奏的轻响。
哒。
哒。
哒。
如今,自己已是中兴侯。
地位今非昔比。
老朱现在对自己,是放任,是欣赏,甚至带着几分“你尽管折腾”的默许。
可........
若是自己再进一步,威势更盛。
到那个时候,再和蓝玉这样一头军中猛虎走得如此之近........
一个念头,毫无征兆地从朱煐心底深处冒了出来,带着一股冰冷的寒意。
龙椅上的人会怎么想?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一人手握财权与官场,一人掌控军方。
当这两个人站在一起,投下的影子会不会遮蔽皇权?
会不会也引起老朱的忌惮?
念头闪过,留下烙印。
这是人性。
权力的天平从不平衡。一端沉下,另一端就会翘起。
功高震主,权高也震主。
这四个字是历史的定论,是悬在权臣头顶的剑。古往今来,多少人栽在上面。
朱煐的目光落在蓝玉脸上。
这张脸,是大明的刀。
现在,这把刀已让持刀人不安。
朱煐脑中浮现另一张面孔——朱允炆。
老朱要立朱允炆。他开创大明,也亲手将功臣送入坟墓。
这是定数。
为给皇孙铺路,路上的威胁必须被清除。
蓝玉,就是威胁本身。
所以,蓝玉必死。
这是铁律,是历史的轨迹。
一个机会,摆在了自己面前。
此刻,若自己与蓝玉推心置腹,称兄道弟,将关系经营得如胶似漆,等到蓝玉案发之时,自己岂不是有极大的概率,荣获一个“蓝玉党羽”的尊贵身份?
一个株连九族的机会,正在向自己招手。
想到这里,朱煐的嘴角控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发自内心的愉悦弧度。
那可真是........太妙了!
这简直是通往死亡终点的特快列车。
当然,仅仅依靠蓝玉这一条线,还远远不够。
他朱煐的人生信条里,从没有“侥幸”二字。
哪怕自己运气差到极点,在蓝玉案中侥幸脱身,没有被老朱一波带走。那也无妨。
蓝玉是谁?
太子朱标的舅子,是朱允炆登基路上最坚定,也是最强大的反对者之一。
自己和他搅和在一起,等于是提前在未来的建文帝面前,给自己的脑门上刻下了“逆党”两个字。
等到朱允炆这位以“仁孝”闻名,实则手腕并不柔软的建文皇帝上位........
他不找自己秋后算账,都对不起史书上对他的记载。
这份沉甸甸的政治风险,这份随时可能引来杀身之祸的布局,正是他朱煐梦寐以求的保险。
如此一来,自己那“为家国天下被君主所杀”的天命任务,就等于上了双重保险,完成的希望大大增加。
这个念头,让他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仿佛在雀跃。
心情,前所未有的舒畅。
........
轮回九世。
每一世,他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而活——完成这个该死的天命任务。
只要完成,他就能挣脱这无尽的轮回,返回他阔别已久的现代,获得真正的长生不死。
这份执念,如同淬火的精钢,支撑着他走过了凡人无法想象的漫长岁月。
从一个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