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地,甚至带着一丝轻蔑地瞥了一眼站在下方的朱棣。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完全愣在了原地,脸上先是错愕,随即涌上难以置信的羞辱感,脸色瞬间涨得通红。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已经如此低声下气,甚至连父皇都亲自开口说情了,这朱煐竟然还敢如此不留情面地当面拒绝,甚至直言自己“德行有亏”、“不配”!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看到朱棣脸上那清晰无比的屈辱和愤怒的表情,朱煐心中不由大喜!
对了!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果然成功激怒了朱老四!这仇恨值,拉得稳稳的!
距离自己完成那个“被君王所杀”的天命任务,看来又近了一步!
趁热打铁,朱煐决定再接再厉,抓紧这个千载难逢的时机,对着朱棣进行进一步的羞辱和打击,务必把路走绝,把梁子结死!
他挺直腰板,目光锐利地直视朱棣,掷地有声地说道:“燕王殿下,便请你死了这条心吧!只要我朱煐还主管这稷下学宫一日,只要你还是如今这般行止,你便休想将手插足进来半分!”
“稷下学宫,乃是为大明培养栋梁之才的圣地,非是结党营私、邀买人心之所!本官既为学宫副祭酒,自当恪尽职守,保护我大明学子纯净向学之心,使他们能心无旁骛,将来为我大明效力,而非成为某些人满足私欲的工具!”
朱煐这一番话,义正辞严,铿锵有力,如同惊雷般在整个奉天殿中回荡!
整个朝堂,瞬间陷入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
偌大的奉天殿,此刻鸦雀无声,连官员们沉重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百官全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一般,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这石破天惊的一幕,大脑几乎停止了思考。
嘶——!
片刻之后,一阵压抑不住的、此起彼伏的倒吸冷气声在殿中悄悄响起,所有人都只感觉背后升起一股寒意,直冲头顶。
朱御史........这........这也太猛了吧?!
当着陛下的面,不仅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陛下亲自的说情,还顺带着将燕王朱棣狠狠地羞辱了一番,直接把话说死,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留!
这要是放到其他任何一位臣子身上,那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是彻头彻尾的没脑子、狂悖之徒!
可偏偏,做出这等事情的是朱煐!而诡异的是,在场的百官在极度震惊之后,竟然隐隐觉得........这很朱煐!仿佛他做出这种事情,才是正常的!
而让百官感到寒意刺骨、真正倒吸冷气的根本原因,则是在于一个关键的事实:此刻站在殿中,悍然拒绝皇帝、羞辱亲王的朱煐,与之前那个朱煐,已然全然不同!
从前的朱煐,虽然深得老朱的宠爱,性格刚正不阿,其言论弹劾的杀伤力也确实非常强大,但究其根本,他毕竟只是一个御史,一个职责在于闻风奏事、纠察百官的言官。
在等级森严、权柄为重的朝堂之上,一个没有实际行政权力、只靠一张嘴皮子的御史,要说能有多重的分量,其实也谈不上。
那时的朱煐,在众多老谋深算的官员眼中,更像是一个被皇帝惯坏了的“宠臣”。
他的刚直,他的无畏,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老朱无条件的偏袒和回护之上的。一旦有朝一日圣心转移,失去了这份独一无二的庇护,以他那种宁折不弯、到处树敌的性子,在这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上,恐怕连两三天都活不过去,瞬间就会被那些早已恨得牙痒痒的对手撕成碎片。
因此,对于之前的朱煐,大家虽然都选择避其锋芒,不愿轻易招惹,但内心深处害怕的并非朱煐本人,而是站在他身后的洪武皇帝。是一种“打狗还需看主人”的顾忌,是一种不想因为惩治一个“疯狗御史”而惹怒皇帝、脏了自己手的精明算计。
可现在的朱煐,却和之前已然全然不同了!这种不同,是质的变化!
一己之力,在短短时间内,为朝廷筹措到了四百六十三万两巨额白银!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能力?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能干”可以形容,这简直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
拥有如此骇人听闻的聚财能力,任何一个理智的皇帝,都必然会对其予以重用,更何况是眼下国库并不宽裕的洪武皇帝?
更妙的是,朱煐还是这般刚正不阿、六亲不认的性格!
这种性格放在寻常官员身上,那是取死之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