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凛,不再有丝毫犹豫,当即一步跨出队列,动作果断而坚决。
眼下的奉天殿内,正因为老朱的连续重磅宣布和那四百多万两白银的视觉冲击而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任何细微的举动都会引发所有人的注意,而燕王朱棣这突如其来的出列动作,无疑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瞬间引起了所有人的关注.....
顷刻间,朝中文武百官,无论之前是在震惊、是在算计、还是在暗自庆幸,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齐刷刷地,带着惊疑、好奇、审视,落在了这位刚刚还为朱煐说话,此刻又突然站出来的燕王殿下身上....
他又要做什么?
“老四,怎么?你还有事要奏?”
老朱看到朱棣出列,也是眉头一挑,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但目光却深邃了几分,似乎也想看看这个一向心思深沉的四儿子,此刻又想玩什么花样。
朱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那点因为主动“低头”而产生的不适感,朝着老朱躬身一礼,声音清晰而沉稳地开口,说出了一句让整个大殿瞬间陷入死寂的话:
“启禀父皇,儿臣见二哥、三哥皆能为稷下学宫效力,儿臣身为皇子,亦感责任重大,心向往之。故而,儿臣毛遂自荐,也想当这稷下学宫的副祭酒,为父皇分忧,为大明文教尽一份绵薄之力,还请父皇应允!”
朱棣此言一出,瞬间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寂静无声的大殿内,真正达到了落针可闻的程度,甚至能听到一些人因为过度惊讶而倒吸冷气却又强行憋住的声音.....
燕王朱棣,主动开口,要求当副祭酒?
这....这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谁不知道燕王朱棣和朱煐之间的矛盾?那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
毕竟朱棣刚一进京城,连口气都没喘匀,他和他的心腹大将就被朱煐这个“愣头青”一点面子不给地强行送进了应天府府衙大牢。
这一关就是好几天,让燕王颜面扫地。
这事儿完完全全就是朱煐一手推动、一手操办的,说两人之间有深仇大恨或许夸张,但说势同水火、绝无转圜余地,那是朝野皆知的!
可今天,燕王殿下这接二连三的操作是什么意思?
先是打破众人预期,站出来为朱煐说话、请功;
现在更离谱,明明这稷下学宫副祭酒之位,陛下明显没有考虑他,名单里压根没提他朱棣的名字,可他却主动开口,硬要贴上去.....
这不是赤裸裸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吗?燕王殿下何时变得如此....如此能“屈”了?
可以说,朱棣这接连的举动,完全是放下了身为亲王、身为沙场名将的脸面和骄傲!
燕王竟然这般重视朱煐?重视到不惜自降身份、主动求和、甚至谋求合作的地步?
......
原本有些官员因为消息闭塞或者反应迟钝,对朱煐的重要性还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觉,只觉得是陛下格外恩宠一个能臣罢了。
可朱棣这一手堪称“神来之笔”的操作,顿时像一记重锤,敲醒了那些还在迷糊的官员!
能在这洪武朝的朝堂上站稳脚跟的,有哪一个是真正蠢笨、没有政治嗅觉的?这殿内的每一个官员,几乎全都是经历了无数风浪、修炼成精的老油条。
或许有可能因为前段时间陛下较少动怒杀人,导致大家神经有些松弛,丧失了该有的警惕,一时间对某些信号反应慢了一些。
可在燕王朱棣这三番两次、即便看似“倒贴”也要交好朱煐的鲜明态度下,大家就是再迟钝,此刻也全都彻底反应了过来!
再联想到刚刚老朱给朱煐的那个意味深长的封号——“中兴侯”.....
所有人再次看向站在大殿中央,表情似乎有些“无奈”的朱煐时,眼神就已经全然不同了!那不再是看一个简在帝心的宠臣,而是在看一个未来的政治巨头,一座即将崛起的泰山!
看来朱御史不光是陛下眼前的红人那么简单!陛下这分明是想将朱御史当作国之柱石,留给下一任新皇,让其辅佐新君,实现大明更进一步的“中兴”啊!
换而言之,如果朱煐自己能够稳住,不犯什么致命错误的话,在老朱的强力推动和保驾护航下,再加上稷下学宫若能成功兴办、桃李满天下,以朱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