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芳兰人民共和国来说,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每华亩耕地仅需付出区区 20 公斤水稻的代价,就能让耕地的肥力得到显著提升。
这不仅意味着耕地的粮食产量将大幅增加,而且粮食的质量也会得到极大改善。
更重要的是,这一举措还能为仓库中堆积如山的水稻找到一个绝佳的出路,可谓是一箭三雕,好处多多。
而对于爪洼国而言,这同样是一件令人欣喜若狂的事情。
每年,他们都可以用火山灰从芳兰人民共和国换取大量的水稻。
如此一来,爪洼国国内粮食短缺的难题将迎刃而解,民众再也不必为温饱问题担忧。
而且,这种交易方式完全不需要花费一分钱的外汇,大大减轻了政府的外汇压力。这无疑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妙计。
于是当爪洼国从芳兰人民共和国用火山灰换取的水稻超过 400 万吨后,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无论是爪洼国实际的掌控者合苏托,还是最底层的普通民众,都十分默契的对两国之间火山灰换水稻的行为视若无睹,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尽管在公开场合,合苏托依然高调地宣称爪洼国严禁与芳兰人民共和国开展任何形式的经贸往来,但他却对火山灰换水稻这一事件只字不提。
毕竟,火山灰换水稻已经牵扯到众多人的切身利益,如果这件事真的被强行叫停,那么合苏托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那些因利益受损而愤怒不已的人们赶下台。
芳兰人民共和国在成立的第一年里,除了在农业和工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外,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领域同样收获颇丰。
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项成果,其中一项便是由芳兰国土交通部负责修建的陇辽公路。
这条公路东起辽东县,西至陇西县,沿着炎黄岛北部的海岸线蜿蜒伸展。
它不仅将炎黄岛西部至东北部的所有县城紧密相连,还成功地将四大工业区串联起来。
这一举措为芳兰国内各地之间的物资运输和人员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力地推动了芳兰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另外一项令人瞩目的成果是,原本计划修建的连接陇西县和渔阳县的铁路,如今被延长至连接辽东县和陇西县。
这条铁路的规划可谓意义重大,它将成为芳兰国内的第一条铁路,对芳兰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有着深远影响。
为了确保这条铁路的顺利修建,赤霞国派遣了专业的铁路线路勘探人员前来进行实地勘察。
经过长达 10 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了所有线路的详细勘探工作,并开始正式动工修建。
由于芳兰国在铁路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技术,无法独立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何雨柱当机立断,决定将修建铁路的重任委托给赤霞国的专业铁路施工团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赤霞国的先进技术和丰富经验,还能保证铁路的质量和进度。
不仅如此,为了一步到位,使铁路的运输能力得到最大化的提升,何雨柱毅然决定将陇辽铁路直接修建为复线铁路。
这一决策无疑是明智之举,它将大大提高铁路的运输效率,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
为了让陇辽铁路早日通车,为芳兰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何雨柱与赤霞国的铁路施工团队负责人进行了深入沟通。
他强烈建议施工团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进度,最好能在 2 年内完成陇辽铁路的修建。
这样一来,芳兰国就能尽快享受到铁路带来的便利和经济效益。
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和详细的研究分析,赤霞国的铁路施工团队终于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陇辽铁路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势虽然海拔相对较高。
但整体的地质条件却非常稳定,地基的承载能力也相当出色,这无疑为铁路的修建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这个区域并非毫无挑战。
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陇辽铁路经过的区域河流众多,这意味着需要修建大量的桥梁。
不过幸运的是,这些河流的河面宽度并不是很大,这使得桥梁的修建相对较为简单。
面对这样的情况,施工团队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将陇辽铁路划分成若干个施工区域,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