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942章 孤果然还是太心善了

第942章 孤果然还是太心善了(1 / 2)

对于李善长的疑问,杨少峰直接翻了个白眼。

建造成本高?

开什么国际玩笑。

“钢铁是辽东的铁矿冶炼而来,水泥是辽东本地的水泥工坊烧制,河沙、河石之类的玩意儿更不用说,直接就是河里挖来的。”

“综合而言,建造楼房的成本其实并不高,甚至低得很。”

杨少峰笑眯眯地说道:“相比较而言,这种楼房最高的成本,反而是冬天用来取暖的煤炭。”

“不过,煤炭也是辽东的煤矿开采出来的,成本同样高不到哪儿去。”

李善长同样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道:“虽说钢铁水泥的成本很低,但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吧?更何况还有人工钱和地皮钱,要是把这些全都算进去,恐怕建造成本也不会太低吧?”

杨少峰点了点头,“要是全算进去,那成本肯定不会太低,但是李相不能只看到建造成本,却看不到这背后所带来的好处。”

一座空荡荡的楼房,是不是得安装个窗户?

既然要安装窗户,是不是得安装双层玻璃的双抬口窗户?

安装好窗户之后,是不是还得再买个窗帘什么的?

接下来是不是还得再刮个大白,置办点儿家具?

玻璃工坊,纺织工坊,水泥、石灰工坊,木制品工坊,一大堆的工坊都将因此而受益。

而且楼房是集中供暖,收个采暖费不过份吧?

既然都收了采暖费,那物业费是不是也该提上日程?

公摊面积似乎也可以考虑考虑?

李善长整个人都麻了。

这他娘的叫什么?

这是要对百姓们敲骨吸髓啊!

李善长神色难明地盯着杨少峰,“驸马爷,这是要榨干百姓身上的最后一滴油水么?”

杨少峰再次翻了个白眼,冷哼一声道:“谁说这玩意儿是给百姓准备的?”

李善长微微一怔,问道:“不是给百姓的?”

杨少峰轻轻哼了一声:“当然不是给百姓的。”

开他喵的什么国际玩笑?

这种钢铁水泥造出来的楼房给大明百姓住?

且不说这玩意儿的建造成本,光是寿命问题都足够让人头疼。

就以大明现有的钢铁冶炼水平来看,百十年甚至几十年后,将会有大量的楼房变成危楼。

那些住进楼房的百姓要怎么安置?

让朝廷再掏钱给他们换新的房子?

还是把他们赶出危楼,任由他们自生自灭?

杨少峰再次冷哼一声道:“我杨某人虽然行事疯癫,但是也干不出把百姓赶到楼里居住,让百姓在几十年后无家可归这种丧良心的事儿。”

“这种钢筋水泥建起来的房子,再结实也存在一个寿命问题,而青砖瓦房加木头建起来的房子,只要维护得当,修修补补能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所以,这些房子其实是给劳工准备的。”

“毕竟辽东有数十万的劳工在开矿、垦荒,朝廷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和蛇虫鼠蚁为伴吧?”

“让劳工住得离干活的地方近一些,能节省他们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能干更多的活,让他们住在一起还能更方便管理,是不是也很合理?”

李善长和朱标、胡惟庸等人不自觉的点头。

合理。

十分合理。

你怎么祸害劳工都很合理。

只要你不祸害大明百姓就行。

杨少峰走到窗台前,伸手拍了拍窗台:“如果单纯的计算建造成本,这么一间屋子的成本大概是二十贯左右。”

“一栋楼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三户人家,高三层,合计每栋楼的成本在九百贯左右。”

“每间屋子作价一百贯卖给劳工。”

李善长微微皱眉,问道:“一百贯?敢问驸马爷,整个辽东几十万劳工,有几个能拿得出一百贯?”

那些在煤矿、铁矿做工的百姓倒是还好一些,有一天六十文的工钱打底,一个月攒一贯的话,十年也差不多能攒出来一百贯。

像是有木匠、铁匠手艺在身上的百姓,偶尔还能再接些其他的活计,能赚的也更多,攒钱的速度自然也就更快。

但是劳工们一天才拿多少工钱?

那些江南来的士绅老爷及其亲眷属于打白工,运气好的话五年、十年、二十年又或者三十年之后能重获自由,运气不好就直接埋在辽东。

像棒子、矮矬子、猴子等各个藩国的劳工,每天的工钱就只有十文,而且这些钱还到不了他们自己的手里。

杨少峰又又又一次翻了个白眼,悄然瞥了朱标一眼之后阴阳怪气地说道:“劳工们拿不出钱来,难道煤矿和铁矿也拿不出来?”

“劳工之中,有人表现好,有人表现差,表现好的给他们安排个住房,是不是很合理?”

“从他们的工钱当中慢慢扣嘛。”

“实在不够的话,让矿上给他们补贴一半,让劳工们只出一半的钱。”

“这些钱再让他们分成三十年

最新小说: 火烧黎明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回到汉朝当大佬 破怨师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灭世魔龙三岁半 背欺里火宿 不学鸳鸯老 皮物:我的舍友被变成了皮! 九娘